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灸并心理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本试验患者90例,均来自2006年1月—2006年12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罗马Ⅱ标准及CCMD-3作为诊断标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中途不能继续本研究的患者撤消和终止本研究。其中男性38例,女性52例,年龄在22-58岁之间,平均年龄41.63±5.62岁。随机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分为心理治疗组,针灸治疗组,针灸并心理治疗组各30例。心理治疗组选用认知疗法治疗,放松疗法,音乐疗法三种疗法。针灸治疗组针刺患者足三里、内关、中脘为主辩证加减。实证配天枢、梁门、太冲;虚证配气海、公孙、天枢。心理针灸治疗组在心理治疗同时进行针灸治疗。心理治疗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患者认知疗法治疗,放松疗法,音乐疗法中选择一种,2次/周,4周为一个疗程。针灸治疗1次/天,一周休息两天,4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症状评定和指标检测。比较心理治疗组,针灸治疗组,针灸并心理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胃动素(MTL),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并结合症状评分判定疗效,以探讨其可能机制。
结果:针灸并心理治疗组较心理治疗组,针灸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P<0.05),针灸治疗组较心理治疗组疗效显著(P<0.05)。经针灸并心理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MTL含量增加和血清NO含量下降均优于心理治疗组,针灸治疗组(P<0.05);针灸治疗组与心理治疗组相比,针灸治疗组血清MTL含量增加和血清NO含量下降优于心理治疗组(P<0.05)。
结论:单纯针灸治疗或心理治疗对FD有一定疗效,但两者综合应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或心理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其可能机制与心理并针灸治疗能升高患者血清中MTL的含量,降低患者血清中NO的含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