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根系高效吸收硅素的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ding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05-2007年连续三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与河南农业大学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进行.采用室外池栽水培与室内盆栽水培相结合的试验方法,选择硅素吸收速率差异显著的四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高效硅素吸收品种:TN1、白香粳;低效硅素吸收品种:卷叶粳、一目惚。以国际水稻研究所吉田昌一的营养液配方为基础配方,通过设置不同的硅素浓度,研究了不同硅素水平下水稻根系形态、糖酵解途径、氧化磷酸化和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活性等与硅素吸收的关系,并通过代谢抑制剂的处理方式,探讨了根系ATP合成对硅素吸收的影
其他文献
用异硫氰酸胍法、CTAB法和Trizol法等三种方法提取飞机草总RNA均取得较好效果,但异硫氰酸胍法最适合本实验使用。根据菊科植物紫茎泽兰P450CYP75基因(AY954290)和拟南芥CYP75
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水稻生产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试验以 6 个氮素利用率不同的代表性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 4种水平的施氮处理,即 N0(0kgN/hm2)、N1(50kgN/hm2)、N2(150kgN/hm2)、N3(250kgN/hm2)4 种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之间氮素利用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1.增加施
本研究针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灌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区域调查、定位试验和定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农业灌溉水资源保障度及可开发潜力;系统评价了主要农作
期刊
为了研究适合新疆地区春小麦套种的牧草,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本试验研究了免耕春小麦套种牧草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小麦套种玉米(G1)、豌豆(G2)、毛苕子(G3)、白花草木樨(G4)、野豌豆(G5)对春小麦土壤养分含量、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因素的影响与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牧草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结果表明:1.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时期呈“S”型曲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