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特点的研究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76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规律及影像特征的研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方法:对两年多时间来我院的乳腺癌患者,不分年龄组,进行SPECT全身骨扫描。所有患者常规肘静脉注射99mTc-MDP(亚甲基二磷酸盐)20mci,嘱患者饮水500~1000ml左右,2h后进行扫描。仰卧行前、后位显像,矩阵256×1024,Zoom1.0,能峰140key,窗宽20%。以病灶部位放射性分布较周围正常组织增高或减低为判断标准。对其中103例明确诊断旨转移的患者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1.乳腺癌骨转移发生中轴骨(肋骨、脊柱和骨盆、胸骨)转移的患者数相对较多,肋骨转移83例,脊柱转移66例,骨盆转移40例、胸骨转移20例。而发生在周围骨骼转移的相对较少,肩胛骨转移33例,锁骨转移27例,四肢骨转移16例、颅骨转移10例。 2.10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病灶总数为619个,这些病灶数在全身骨骼不同部位的分布各不相同,在中轴骨较多,总计为502个;而发生在周围骨骼的病灶数明显减少,总计为117个。 3.转移灶多出现在乳腺癌原发灶同侧骨骼,单纯发生在病变同侧为65例,而其它部位发生者为38例。 4.转移部位发生在肋骨上的患者为83例,总病灶数为224个,其中137个病灶表现为长条形异常放射性浓聚,其它形状的异常放射性浓聚为87个。 结论:通过对10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骨扫描,分析和总结其结果发现转移灶多发生在中轴骨;且多在乳腺癌原发灶同侧骨骼;而肋骨上的病灶多为长条形异常放射性浓聚。
其他文献
目的:  以分期为 T1bN+M0~T2-4aN0-2M0 的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XELOX 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 PF 方案(顺铂和 5-氟尿嘧啶)同步放疗,对比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事
本实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氩氦刀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及伴随结构的病理变化,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
背景: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是指在非外伤所致的大脑实质内突然自发性的出血,是临床上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亚
目的:通过miRNA芯片技术获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健康人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NAs谱,通过qRT-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关键miRNAs调控的靶基因及所涉及的信
目的: 总结和分析8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方法。 方法: 总结8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分型、分化程
目的 探讨针对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期患者的有效营养管理干预措施和方法 ,为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临床收治的食
目的 研究探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给予不同手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