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建筑的能耗与人的使用行为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住宅能耗水平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与我国居民一直以来形成的较为节俭的使用模式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的发展重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能耗的道路,研究我国现阶段居民的建筑能耗的使用行为心态的意义非常重大。与此同时,营造“恒温恒湿”环境的中央空调系统已经在我国出现,这样的空调系统是否适合我国的发展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指出我国居民使用空调和采暖的行为的实际测试的能耗和调查的人行为的研究较少,指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其次,选择我国经济水平较高的苏州地区进行了夏季住户使用空调行为和能耗的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针对使用非中央空调系统的住户。第三,在夏季对苏州住户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苏州住户和上海的使用非中央空调系统的住户进行了测试,提出了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居民冬季采暖的高低能耗的组别现象,并与住户的使用模式相联系,验证了使用模式对能耗的影响关系。第四,将苏州地区夏季空调和冬季采暖能耗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我国苏州地区全年空调和采暖的总能耗。并分别对上海、苏州和北京一个高能耗住户的全年的能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与日本关东地区2003年的建筑能耗进行了对比,证实了我国住宅建筑能耗水平仍然偏低。第五,分析了我国居民中使用非中央空调系统和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住户的在使用空调、开窗等行为和使用心态上的差异,并将使用这两大类空调系统的住户的能耗水平进行了比较。发现中央空调营造的“恒温恒湿”的环境的理念改变了住户的生活习惯,而且中央空调的能耗水平比非中央空调的住户高出了3~4倍。第六,以苏州一个实际测试的住户为例,使用能耗模拟软件DeST进行了模拟,并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节能设计规范给出的能耗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采用的节能设计规范中的模拟计算中设定的空调和采暖模式为全时间、全空间的模式,因此能耗指标比实际测试的结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