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新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化。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一些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把企业的物流功能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因此,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采用创新的理念与技术,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每个企业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其他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因此,本文紧密依托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问题。  本文综合运用交易费用理论、生物学理论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机理,挖掘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的共生性。在全球化和产品大规模定制已很普遍的时代,单个企业已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变性的需求,企业必须与其他企业结成供应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样也无法游离于供应链之外而单独存在。尝试在供应链中发挥自身强大的物流能力,将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明智的选择。  论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协调的动机和可能性。通过对现行的横向协调机制的扩展,构建了供应链内多边协调的组织模型。在此组织模型中,明确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在供应链中发挥的协调作用。  论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信息集成中的作用,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控制与协作方式。  针对供应链中物流外包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竞争关系,建立了动态博弈数理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突破性地把二者的关系看作是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两个制造商之间的关系,把第三方物流企业看作是一个为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制造企业。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外包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针对第三方物流运输整合前的情况构建了单服务台的排队模型,针对整合后的情况构建了多服务台并联的排队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第三方物流运输整合不仅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互补运输效益、整合装运效益,更主要的是缩短了订单等待时间和订单处理时间,使多品种小批量的即时配送成为可能,大大地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  通过建立多时期的随机存贮模型,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库存整合给企业、乃至供应链带来的创新效益。第三方物流库存整合使得零售商的库存变得越来越小,库存的波动也变得越来越小,零售商的库存管理功能逐渐退化。第三方物流库存整合不仅提高了零售商的利润,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供应链的库存成本,提高了供应链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第三方物流运输整合和库存整合实现了多品种小批量的快速配送,既为库存的实时控制提供了可能,也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不确定需求的库存控制方法——鲁棒H∞控制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库存控制模型的仿真水平,而且由于使用了功能强大的MATLAB反馈控制工具箱,从而避免了复杂的数学运算和计算机程序编码过程,提高了该库存控制模型的可操作性。  根据内部成长机理和外部环境,分析传统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适用条件,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道路,即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武装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供应链的集群成长。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充分借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但与以往的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相比,本文的特点是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紧密结合,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供应链参与企业的合作竞争关系,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问题。  
其他文献
造价控制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出来,成本节约的挖潜将成为企业提高赢利能力的重要方面。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成本最关键的环节在于产品研发阶段的决策和
互联互通在我国始于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随着电信产业发展,电信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矛盾逐渐升级。互联互通问题早期表现为因电信网本身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网间信号不好、短信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人数增加,大学生社会问题逐渐增多,其中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现象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怎样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