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作为一种软硬兼施的力量从价值态度和实际行动两方面对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本文建构“宗教单元”为研究对象,选择分别代表中国传统佛教和外来基督宗教的佛光山和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为个案,从微观宗教单元的社会行动出发全面分析二者构建各自跨境网络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通过对比分析排他性宗教单元与非排他性宗教单元社会行动及效果,观察宗教能量对社会体系的作用。 宗教单元是有限理性行为体,追求成员、场所和影响力等三个维度的利益增长。宗教单元为维护和促进单元利益而通过宗教行为、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等方式建构和加强各具特点的宗教国际网络,宗教动能作用于国际体系不同层次以及体系内的其他行为体,可能增加社会福利和产生好的决策,也可能造成社会分裂和失败的社会政策。宗教单元的社会行动在满足信徒私人领域的精神需求之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因此对台湾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国际战略视角与宏观视野,也不能忽略宗教、文化等软力量对社会体系的建构与形塑。 资本构成、单元规模和行动偏好影响宗教单元的行动策略与效能。宗教单元在宗教领域自主运营以维持单元的正当存在,在社会领域建构宗教单元社会资本网络以积累柔性力量,在政治领域力图使公共决策符合单元利益和议程以增加强制性力量。创设于台湾的宗教单元建构国际网络的社会行动体现了更深刻的政治意涵,特别是在涉及中国国家安全的两岸关系问题上,宗教单元在国际、国家和地区各层次塑造的社会认同和参与的社会行动直接影响中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等重大利益,对台湾问题的全局研究不可忽视宗教因素复杂而多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