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相界面SiCp/Cu复合材料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j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良好的抗磨损性能,同时易加工、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望成为新一代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高性能材料,并将在汽车、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碳化硅与铜的两相界面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课题通过设计Si Cp/Cu复合材料界面非晶相,实现Si C陶瓷相与金属相的界面相容性;优化烧成制度,实现含界面非晶相的Si Cp/Cu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改变玻璃相的含量,探讨非晶相对于Si Cp/Cu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Si Cp/Cu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与力学、电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本实验设计制备了基本组成为Si O2-B2O3-Na2O低熔点玻璃相(非晶),并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得含有玻璃相的Si Cp/Cu复合粉体。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结构均匀、致密度高的Si Cp/Cu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分散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综合热分析仪(TG-DTA)等测试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粉体和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气孔率,维氏硬度,抗弯强度,摩擦磨损等测试,分析制备工艺参数以及界面微观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最后,对Si Cp/Cu复合材料进行了电学性能测试,探究了界面非晶相对复合材料阻温特性,根据空间电荷效应理论对材料微观界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设计组分为60Si O2-25B2O3-15Na2O(wt%)的低熔点玻璃相;将玻璃相作为Si Cp/Cu的界面粘结剂,通过分析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烧结压力对Si Cp/Cu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确定20vol.%玻璃相含量的35Si C/65Cu(vol.%)复合材料的最佳烧结制度750oC,0.5h和40MPa,此时复合材料的气孔率为0.5%,维氏硬度2.04GPa,抗弯强度255MPa。另外,玻璃相含量的增加可显著降低复合材料致密化烧结温度,玻璃相含量为20vol.%的35Si Cp/65Cu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温烧结度为750oC比不加玻璃相的复合材料低200oC,且材料更加致密,硬度强度均有提高。对复合材料近界面区域的组织结构及元素扩散研究时发现,玻璃相的存在避免了界面有害反应形成,降低了微裂纹产生的可能,提高了界面结合。通过对磨损界面的观察发现,低熔点玻璃相在摩擦热的作用下熔融产生局部润滑,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对Si Cp/Cu阻温特性分析时,发现Si Cp/Cu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出现界面空间电荷极化现象,并随界面非晶相含量的变化出现有差异的高温电阻变化特征。
其他文献
成都申办2024世界园艺博览会(B类)工作情况汇报会于2019年12月28日在成都市政府会议室召开,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引潮,北京世园局副局长王春城,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期刊
CuCr2O4具有扭曲的四边形尖晶石结构,是HTPB推进剂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但CuCr2O4的制备需经高温处理,导致所制备的纳米CuCr2O4容易发生团聚,降低了其作为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本文制备了纳米亚铬酸铜及其复合催化剂(如铅离子的引入复合及石墨烯负载),研究了亚铬酸铜及复合粒子对AP热分解的影响,并且探讨了催化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以PEG-400为分散剂,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
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被命名为我国的“四大名陶”。钦州坭兴陶的特点为无釉磨光,烧成经磨光的陶器呈现出变化无穷的“窑变”色彩,艺术品位极高,被誉
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氧化作为高级氧化技术之一,能处理多种污染物,适用范围广,特别对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好的氧化降解作用,能有效地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H2O和CO2,是非常
纳米含能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粒子团聚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含能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并且会造成其机械感度的增大。同时,固体推进剂和包覆层间的脱粘现象会造成发动机燃烧规
鼠李糖脂是一种糖脂类的具有生物属性的表面功能之活性剂,其表面活性之能力以及乳化的能力不同反响,并且具有彻底的生物降解性,环境之友好程度表现出色,所以在石油工业、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行业、农业以及食药等行业具有不一般的实用价值。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就可以获得鼠李糖脂,一般来来此发酵过程温和,且对设备基本无特殊要求;不仅如此,需要的原料来源非常之广泛、而且价格超低。鼠李糖脂的另一神奇功效在于它的重金属铬
为改善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性能,添加高效含能的燃烧催化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合成了具备内协同催化效应的超细硝基配合物K3Co(NO2)6和K2Pb[Ni(NO2)6],并对这两种催化剂的机械感度、催化性能及催化机理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首先,采用PVP分散沉淀法分别制备了K3Co(NO2)6和K2Pb[Ni(NO2)6],并探讨了不同反应温度、PVP与KN02的摩尔比ω、溶剂介质、反应物浓度、反应时
TiN涂层具有摩擦系数小、硬度高、耐磨性好、耐蚀、抗氧化等一系列优点。如果TiN涂覆技术质量控制得好,可使刀具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2~10倍,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表面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作为渗滤液的主要处理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厌氧颗粒污泥是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腐殖酸(Humic acid,简称HA)是渗滤液难降解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会随填埋时间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针对渗滤液中HA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影响,本论文分别在模拟水质和渗滤液条件下,通过自制厌氧反应系统,考察HA的厌氧降解特性,研究厌氧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中不同浓度HA对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和污泥颗粒形态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