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成书及流传史已有系统研究及相关成果,而对《金匮要略方》的成书及流传史全面系统研究者尙甚少庠涤诤笳哐芯磕讯雀?大。本论文采用传统目录学、版本学、文献学研究法,同时应用统计学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对宋以前(含宋代,以及与之同时段的金国)22部与张仲景医书流传相关的重要医籍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与研究,将相关条文进行了逐条逐字对比,力求寻找出《金匮要略方》的原本流传面目。此研究对于深入考察仲景《金匮要略方》流传史、探究仲景学术思想渊源、剖析在中医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仲景杂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文献学价值。1.宋前《金匮要略方》相关概念及书目记载“金匮”是一种保存书籍或物品之处,而且多属于贵重物品,常应用于皇室机构。在《素问》《灵枢》中即出现含有“金匮”的篇名及文字,指珍贵之义。医家类含有“金匮”之名可见于晋·葛洪《金匮药方》。“玉函”并非专指放书之匣,乃为盛放宝物之所。先秦著作中使用“玉函”一词较少,自东晋时逐渐为人所用,唐宋时多见,北宋时由最初的宝物逐渐过度为盛宝物之容器,这一点与“金匮”之义十分接近。自葛洪起,首次在医书中启用“玉函”之名,之后从诸多唐宋著名诗人的作品中证实,“玉函方”逐渐成为医方宝物的代名词。随着“玉函”概念由大变小,唐宋时期将“玉函”“金匮”应用于医学书籍命名中已不足为奇。“要略”指略数其要,论其大体。“方”,原意指两船相并,但用于医学主要指单方及相合而成之药方。因此“金匮玉函要略方”之合称,当指“总结非常重要方书要点”之意。在了解“金匮玉函要略方”文字含义基础上,笔者从《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共13种书目中收集了关于张仲景医书的目录学记载,这些记录将为分析《金匮》流传史提供可靠依据。2.宋以前《金匮要略方》书名与作者考证本章简要综述了《金匮要略方》作者张仲景的生平及传说事迹,重点研究了原书的书名释义。经引据各种史料、诗人文集、苏颂《本草图经》中仲景著作记载,认为汇集仲景医书现象非始于宋代,在此之前早已有之。葛洪巨著《玉函方》100卷,其中应含有仲景医书内容,而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及北宋命名《金匮要略方》时,也可能参考了葛洪著作。经详细比较《肘后备急方》葛序、《抱朴子内篇?杂应》篇、宋臣所校《金匮要略方》序文后记载等三段,笔者判断其中关于引用书籍等文字记载均出于葛洪。同时对照了现存《道藏》中题京里先生所撰内容,首次提出葛洪编撰《玉函方》或《金匮药方》时应参考了包含原属京里先生之著《金匮录》在内的多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