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天基中继遥测通信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i_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有的地基测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航天器测控的需求,天基中继测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运载火箭天基中继遥测数据传输中的通信问题开展了研究。  针对我国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的具体情况,分析计算了星箭之间的距离。根据分析建立了运载火箭天基遥测数据传输通信方案,提出了要提高传输信息速率,需要解决通信体制、信道传输特性和天线设计3个关键技术问题。  建立了天基遥测通信体制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FM、BPSK和QPSK三种通信体制在相同误码率下的抗噪声性能、传输码速率和发射功率,发现 BPSK和QPSK二种通信体制具有相同技术特性,其性能指标优于FM体制。在相同中频带宽下,采用QPSK比BPSK传输效率(频带利用率)高一倍。  建立了天基遥测通信的链路模型,利用电磁波传输理论、大气物理模型以及经验公式等,对链路中存在的自由空间衰减、大气衰减、电离层衰减、降雨衰减、天线指向误差衰减、火焰衰减以及极化衰减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得出了传输码率的表达公式并对通信链路进行了计算。建立了星箭空间的坐标系转换公式,得出星箭空间的几何计算公式,计算了中继卫星和运载火箭弹道距离、星载天线指向角和箭载天线指向角,得到了箭载天线指向角的范围。  根据箭载共形相控阵天线的性能要求,选择了合适的天线单元。设计了一种矩形平面阵天线结构,分析了它的优缺点。给出了天基遥测通信中合适的相控阵波束扫描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天线指向角和增益均可满足通信系统设计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环境建设与规模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交通事故频发,人们出行的选择也因众多因素趋于多元化。安全、绿色、
边界面法自提出以来,迅速发展并广泛运用于接触、瞬态热传导、弹性动力学等问题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于有限元法,边界面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其前
小波分析是近二十年来很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其中第一代小波已成为地球物理领域进行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一种信号的时间~尺度(时间~频率)分析方法,具有多分辨分析的特点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能源消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寻求一种可再生且经济可行的代用燃料已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某高速单缸汽油机为实验基础,研究了
2017年8月8日11时许,四川省理县通化乡西山村黄泥坝子发生滑坡灾害,造成约123万m~3体积的土体滑动,共摧毁房屋1间、掩埋果林2.5×10~4平方米。该滑坡属于典型的中低速滑坡类型,其从失稳到最终停止,经历了等速滑移阶段、加速滑移阶段、减速滑移阶段、渐稳定滑移阶段,具有蠕滑-拉裂的滑动特点。据国内外研究,从滑坡速度划分类型上可以简单的将滑坡分为高速、中速、低速等三类,其中高速远程滑坡已经成为
“灵川县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对于灵川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本文首次通过对灵川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的系统回顾和总结,依
王湘锋,男,1979年1月生,师从李天斌教授,主要从事工程岩土体稳定性研究。 本文从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正在施工的交通辅助洞典型岩爆现象着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地质调研为
转换波矢量波场信息的综合利用对于解决地震反演数据不完整问题,以及提高人们对地球内部物质属性的描述能力和分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对浅层转换波勘探的认识和研究,可以提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