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WTA年终总决赛李娜单打技战术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李娜在2011至2013年WTA总决赛所参与的11场单打比赛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对李娜的技战术组织和主要得分手段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将李娜在WTA年终总决赛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和总结成规律,为我国职业网球选手的新一代女子网球选手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理论基础,结论如下:(1)每一年李娜在比赛中得分情况为:相持得分>发球得分>接发得分。(2)在发球阶段,2011年至2013年发球得分所占比重在发球阶段始终是最高的。2013年发球后的抢攻和发球上网战术组织的成功率高于前两年,第三拍回球区域5、7和9得分比较高,表明在发球后的战术组织方面更加明确,选择角度落点刁钻和多球相持寻找机会一招制胜,在抢攻阶段做到了“快、准、狠”。(3)在接发球阶段,主要得分战术是接发之后的两拍,再者就是对手双误送分,制胜分不是太多。接发战术方面,2013年比2011、2012年接发回球区域角度更开,站位更加靠前,有利于先发制人,回球落点基本在4、6、7、9号区域,在得分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4)在相持阶段,2011至2013年击球区域居多的为5、7、8、9,相应得分区域分布在中后场,李娜在2013年多拍相持球中失误减少,在多拍相持中攻防转换比较有耐心,大角度调动,强烈的旋转,步伐迅速到位,使得李娜在底线击球得分比重增加。(5)由数据可知李娜在2013年上网次数每场平均11次,2011年平均每场5次,2012年平均每场6次,在使用率方面明显李娜在网前的技术已无可厚非,所以李娜网前战术组织得分相比较之下也是直线上升。
其他文献
核心力量训练是近10年来在游泳领域中被提及最多的训练手段之一,我国在这个项目的训练中从学习——模仿——超越创新经历了10年之久,随着我国游泳项目在世界泳坛上的崛起,核
竞技游泳作为仅次于田径项目的奥运金牌大项,无论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或各类综合性赛事上,游泳成绩的好坏都会对整个代表团的最终排名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竞技体育多年
压力下的Choking现象是指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它通常发生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不仅在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身上经常出现,在羽毛球专项大学生身上也
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社会现代化组成部分的体育现代化,在这个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环境中显得非常重要。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已成为客观的评价一国或者一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