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捕捞的增长也使海洋渔业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到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渔业资源由于过度的开发已面临枯竭。已有研究表明,渔业补贴与渔业的过度开发存在着密切联系。由于渔业的高补贴,渔业生产和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国际水产品贸易扭曲比较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将水产品纳入到农产品协议当中进行讨论以期达成就有关水产品在补贴方面的约束机制。我国拥有相对丰富的渔业资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渔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产量逐年上升,渔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但是,我国在渔业领域的补贴与发达国家相比可谓微乎其微,尤其在渔业的基础设施、技术推广、良种培育、病害防治及市场信息建设方面投入明显不足。冈此,系统、全面地研究我国的渔业补贴的现状及渔业补贴的国际经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WTO相关条款对为我国渔业补贴的适用性并对其进行利弊分析,将填补我国对该领域研究的欠缺,对促进我国建立有效、合理地渔业补贴政策以及参与新一轮的国际渔业补贴规则谈判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政策建议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围绕我国渔业补贴的现状及WTO规则对我国渔业补贴的适用性展开研究,主要分析了渔业补贴的相关理论和政策,重点讨论了主要国际组织对渔业补贴的研究和主要观点,分析其对我国渔业补贴政策的借鉴意义;论述了主要渔业国家的渔业补贴政策,并分析了其对我国渔业补贴政策的借鉴意义;对我国渔业补贴与其他国家渔业补贴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了WTO规则对我国渔业补贴的适用性,侧重相关条款对我国影响的利弊分析。
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对渔业进行补贴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我国现行的渔业补贴政策存在支持总量较少、种类上比较集中、体系不完善等局限性和问题。根据WTO相关协议规定,我国对渔业的补贴多数属于不可诉补贴,世界渔业补贴制度改革对我国渔业发展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WTO各成员国对渔业都有一定数量的国内补贴,只是补贴的力度和政策措施有所差异,并且对渔业补贴制度改革立场不同,存在较大分岐。因此,提出在协议谈判中力图增加对渔业产品的补充条款,争取国有企业的正常地位、争取将水产养殖补贴纳入环保性补贴、争取发展中国家待遇等相关谈判建议。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渔业补贴政策,提出了在现有的财政能力和WTO框架下,加大补贴额度:对渔业补贴进行结构调整:完善渔业补贴体制,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渔业补贴核算体系;利用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支持渔业发展等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