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医学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国人平均年龄持续增加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7.3%(约2.5亿人),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1.4%(约1.6亿人),这些表明我国老龄化趋势严峻。我国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关注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另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长表)”的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自评睡眠质量差者的比率(24.5%)显著高于全国老年人自评睡眠质量差者的比率(21.7%)。因此本次调查以农村老年人这一重点人群为被试并描述研究其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并根据以往研究将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支持这一因素引入本研究,调查描述三个因素在农村老年个体的总体现状,提出改善农村老年个体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建议,从而提高老年人生活及生命质量。本研究的被试对象选取的是陕西省5个县内351名农村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2.44岁(SD=7.832),其中男性207名,女性144名。本研究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焦虑自评量表(SA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被试进行实测,并对部分被试进行深入访谈。对调查的数据及调研访谈记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本研究的结论:1、在农村老年人群体中,男性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性老年人;低龄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中高龄老年人;有配偶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无配偶老年人。2、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相关关系:(1)老年人睡眠质量与一般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关系,即睡眠质量越好,一般心理健康状况越好;(2)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相关关系,即睡眠质量越好,生活满意度越高;(3)睡眠质量与焦虑呈显著相关关系,即睡眠质量越好,焦虑程度越低。3、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会受到其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的调节。即社会支持可以调节老年人睡眠质量状况,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