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ar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为了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的修复,国外一些国家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式方法方面开始了新的探索,军民相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模式开始被不少国家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国防建设的发展趋势。早在建国初期,我国领导人就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加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前进步伐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研究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问题,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关系的发展以及管理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和国外一些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以及寓军于民发展模式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了对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构建的启示。结合得到的启示,在对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内涵和特征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的“人体”构型,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的管理来满足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管理需求,构建了由目标管理子系统、组织结构管理子系统、政策法规管理子系统以及运行管理子系统四部分组成的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的管理体系,并对该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基于构建的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论文进一步建立了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法规管理以及运行管理四个大类指标,以及细化的13个具体指标。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寓军于民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文最后分别从目标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法规管理以及运行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开颅手术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发生出血的现象并非罕见,其发生与血液凝血、抗凝及纤溶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就开颅手术对纤溶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
论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制造企业多品种混合生产最优批量和控制策略两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指出了多品种混合生
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肇始于"国家主义"的劳动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社会身份本位"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范式经历了从"发展主义"到新世纪社会政策的转型和变革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新收入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客户合同收入”的全面实质性趋同。新收入准则改革了现行准则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