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为了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的修复,国外一些国家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式方法方面开始了新的探索,军民相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模式开始被不少国家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国防建设的发展趋势。早在建国初期,我国领导人就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加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前进步伐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研究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问题,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关系的发展以及管理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和国外一些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以及寓军于民发展模式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了对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构建的启示。结合得到的启示,在对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内涵和特征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的“人体”构型,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的管理来满足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管理需求,构建了由目标管理子系统、组织结构管理子系统、政策法规管理子系统以及运行管理子系统四部分组成的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的管理体系,并对该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基于构建的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论文进一步建立了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法规管理以及运行管理四个大类指标,以及细化的13个具体指标。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寓军于民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文最后分别从目标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法规管理以及运行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