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米超大跨穹顶内部风环境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跨建筑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构想可以覆盖局部区域城市的千米级超大跨穹顶。而当穹顶跨度达到千米量级时,如何营造舒适的内部风环境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除了通风换气和热舒适要求外,还需要关注自然风在穹顶内部形成的流场是否会引发相关的风环境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千米级城市穹顶内部风环境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针对我国拟建的800米超大跨穹顶,通过FLUENT软件对其自然通风作用下的内部风环境开展研究。对CFD模拟方法和超大空间舒适性的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考虑外部风压进行了风热联合作用下的穹顶内部风环境分析,给出了风口形式的设置建议,通过改变通风口参数进行大量分析,提炼得到超大跨穹顶内部温度场、流场的分布特点,最后对外部因素对于内部风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了综合考虑热压和风压作用的内部风环境CFD模拟方法,并对各种自然通风条件下(包括风压作用、热压作用和风压热压联合作用通风三种形式)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探索出模拟日照作用和风压热压联合作用的参数设置方法,为系统开展内部风环境研究垫定基础;2、在总结国内外对室内风环境舒适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超大跨城市穹顶内部环境的特点,从换气次数、热舒适性和风速舒适性三方面出发,提炼出适用于评估城市穹顶内部舒适性的评价标准;3、不考虑外部风压作用,考察了风口位置、风口高差、风口面积对内部风环境的影响,通过125个算例详细探讨了通风量和风口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给出基于热压通风换气要求的风口面积和风口高差建议值,保证超大跨穹顶在理想热压通风下获得舒适的内部风环境;4、考虑外部风压作用,依据大跨工程中常见的5类风口布置方案,对相应风口方案下的穹顶内部风环境进行分析,对比给出适用于超大跨穹顶的风口布置形式。通过27个算例提炼出穹顶内部温度场分布特点和内部流场的流动规律;5、通过72个算例详细分析了室外风速、风向、日照辐射、温度等因素对内部风环境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对于夏季的哈尔滨地区,风速4m/s的西南风是最有利的风条件。穹顶内热舒适度满足率范围为94%~98%,当来流风向与主进风口方向成90°~120°夹角时,内部风环境最差。
其他文献
盾构法是一种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与明挖法和暗挖法相比,它具有自身稳定性好,对地面影响较小等特点。该方法已成为我国城市地铁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在软土地层中,由施工引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严峻的挑战。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城市的交通向多维发展,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城市立体化开发使得城市岩土环境
随着高强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对混凝土本构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各种混凝土本构模型不断出现,但这些模型各有优缺点。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力学行为十分复杂,例如非线性的多轴
地下工程具有结构复杂性、赋存环境复杂性和工程利用复杂性,本论文旨在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实现地质现象和工程现象的综合表达,并对三维地质建模并结合相关工程实例进
单层网壳结构以其自重轻、刚度大、造型丰富等特点,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对单层网壳的造型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解析曲面与自由曲面的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可
国内对于机库结构的抗震研究多侧重于研究机库结构自身抵抗地震作用的性能。将消能减震措施运用于飞机库结构的工程实例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到,研究工作也较少。本课题以国内
居住功能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交通技术的推动下,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迁入城市居住。大量人口
,本课题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对A/O生物除磷工艺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 实验前期,A/O除磷工艺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后来更换了水源,以化粪
输电铁塔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高耸塔架结构型式。输电线路工程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而输电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钢管塔是输电塔中常用的一类结构形式,在这类结构中,钢管主要通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土木工程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结构朝着高(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大(大跨度,大空间结构)、重(重载结构)、特(特种结构及特殊用途)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