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过继输注体外扩增同基因CD4+CD25+Treg后机体对MHC表型相同或不相同种植肿瘤成瘤的影响,探讨过继输注体外扩增Treg对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影响以及该治疗方式在走向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1.构建CT26(H2d)、B16F10(H2b)两种肿瘤细胞分别在BALB/c(H2d)和C57BL/6(H2b)小鼠体内的稳定种植肿瘤成瘤模型;2.免疫磁珠法(MACS)分选小鼠脾脏内新鲜CD4+CD25+Treg并在体外予以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和大剂量IL-2刺激扩增;3.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Treg的体外抑制功能;4.收集两周两轮次扩增后Treg过继输注到小鼠体内,24小时后再静脉注射肿瘤细胞;5.流式细胞术分析新鲜和扩增Treg纯度及荷瘤小鼠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比例;6.两周后处死荷瘤小鼠,取肺在10×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肺部肿瘤结节数。结果1.在CT26细胞成瘤中,给BALB/c小鼠皮下或静脉注射5×104细胞后即可成瘤,而对C57BL/6小鼠,即使静脉注射5×106细胞也无肿瘤形成,大于此数量细胞注射时小鼠死亡,皮下接种细胞数少于8×106则无任何成瘤;2.在B16F10细胞成瘤中,给BALB/c小鼠静脉注射5×105细胞后肺部肿瘤结节数为(3±1)个,相同数量细胞接种到C57BL/6小鼠后肿瘤数量为(70±15)个,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新鲜CD4+CD25+Treg纯度大于90%,平均96.3±2.88%,体外扩增后纯度大于85%,平均87.73±2.35%;与新鲜Treg相比,扩增后抑制功能未受损(P>0.05);4.给BALB/c小鼠注射1×106B16F10细胞后14天肺部肿瘤结节数为(14±5)个,先注射1×107体外扩增Treg后再注射1×106B16F10细胞,肿瘤结节数增多为73±9个(P<0.05),与单独注射2×106B16F10细胞相当(86±8)(P>0.05);5.给C57BL/6小鼠输注5×105B16F10细胞后结节数为(70±15)个,预先输入8×106体外扩增Treg后再注射5×105B16F10细胞,肺部肿瘤结节数明显增多,大于300个,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荷瘤小鼠外周血Treg比例升高,而注射了扩增Treg后的小鼠外周血Foxp3+Treg比例上升更为显著(P<0.05)。结论1.机体对种植肿瘤细胞有一定抗肿瘤免疫力,此种免疫力与MHC分子相关联,对MHC相同肿瘤细胞的抵抗力弱于对MHC不相同肿瘤细胞。2.当肿瘤细胞数量足够多时,与机体有相同或不相同MHC的肿瘤细胞均可突破抗肿瘤免疫力,在体内成瘤,且不相同MHC肿瘤生长速度较为缓慢。3.利用免疫磁珠法可以获得数量理想的高纯度CD4+CD25+Treg,体外扩增后依旧能够保持免疫抑制功能。4.过继输注一定数量扩增Treg到体内后可以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增加机体对MHC相同或不相同肿瘤细胞敏感性。5.在临床使用Treg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