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蓝图,是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和方式进行的描述和设计,是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工作和制定工作计划的主要依据,是各专业培养研究生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尤其要重视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的培养,促进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整合高校培养方案。河南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是一个新兴事物,出现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社会预期的脱节现象,影响了河南省体育事业的发展,迟滞了河南省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步伐。为此针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高校的差异性并针对不同的差异,对培养方案提出最优化的建议。本文研究对象是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四所普通高校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和毕业论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共性大于差异,指标之间关联度较高,但缺乏结合专业特点的特色性培养要求,受到研究生的一致认可。(2)信阳师范学院要求培养目标实现具体的数字化管理,培养属于自己的“两双、五模块、三证”。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研究生在入学后确定2-3个研究方向。(3)目前河南大学和信阳师范学院依然实行2年制培养。郑州大学在课程设置中选修课学分多为1学分,多为2学分的是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欲将在实践基地中增加乡村中学的实践安排,另外要求高水平运动员实行在校带资教学的实践形式。(4)针对培养方案的优化思考要积极落实双导师制度,增加实践基地,要通过反馈信息来完善与改进,着重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全面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模式,推进特色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训模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