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风病是目前临床上针灸和康复治疗最常见的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大约78%-88%的中风患者得以生存下来,而其中绝大多数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中风后所造成的功能障碍中,肢体肌肉痉挛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是阻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恢复、回归社会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目的根据现代康复医学原理,观察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60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针刺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针刺及康复训练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共治疗4周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肌张力评分法(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S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法(MBI)评定治疗前后患侧痉挛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临床观察表明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和传统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均能明显提高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积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组在改善肌痉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改善程度优于传统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但根据治疗后的上肢Fugl-Meyer积分比较,显示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下肢Fugl-Meyer积分比较,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治疗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5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痉挛状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肢体运功功能方面,治疗组基本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4例,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8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恶化0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恶化0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痉挛,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