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声音与女性权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解读《荆棘鸟》中女性人物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琳·麦考洛是当代举世闻名的女性作家。《荆棘鸟》是她的著作之一,也是最为成功的一部。1977年出版后,便很快获得了成功,它不仅吸引了全世界数百万读者,还引起了文学评论家及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它描绘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越五十年。这部长篇小说的魅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爱与命运的主题,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特殊的叙事结构,以及诗意的环境描写。研究者们大多从女性主义、基督教文化、爱与命运、人物形象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然而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却极少。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交叉学科。这一理论为如今的女性作家作品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力的依据。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叙事形式视为政治斗争的场所和工具。它关注女性“声音”,这种“声音”指的是一种叙事声音。根据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概念,它表达了女性为中心的思想。叙事者采用何种类型的叙事声音或叙事话语对其叙事权威有着极大的影响。《荆棘鸟》中的女性人物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她们的思想是强有力的,她们的“声音”对读者的影响巨大。考琳.麦考洛在其著作《荆棘鸟》中通过她独特的叙事风格达成了其叙事声音的权威。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视角,对小说中三代女性人物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中所提及的叙事声音(作者型声音与个人型声音)进行分析;以说明作品中所表现的性别政治,阐释作者是如何颠覆男性话语、建构女性叙事权威的。  本文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作者生平及《荆棘鸟》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对《荆棘鸟》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文献综述)、该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框架。第二章主要介绍本论文中所运用的理论依据: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及研究方法;叙事声音(特别是作者型声音和个人型声音)。第三章对小说中三代女性人物所体现的作者型声音进行分析,以说明作者如何运用这种叙事声音颠覆男性话语权、建构女性叙事权威的。第四章主要探讨小说中三代女性人物所体现的个人型声音,旨在揭示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女性意识渗透进小说当中并实现其叙事权威的。第五章就本文中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述:《荆棘鸟》是一部具有绝妙的叙事技巧的小说,是女性意识与女性叙事形式的完美融合。该章节还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后续研究计划。
其他文献
文学翻译的独特性在于它所展示于人的美学效果,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再现。审美再现是使一切审美活动落到实处的终端环节,这时译者要采用一定的审美再现手段,将其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