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相关性对自闭症儿童欺骗行为的影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自闭症欺骗行为的研究主要围绕其欺骗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开展,但梳理自闭症儿童欺骗研究发现,较少通过“人际关系”来考量自闭症儿童欺骗行为,系统的人际关系也许能更加全面考察自闭症儿童的欺骗行为。因此,基于自闭症儿童现实的人际关系生态特点,有必要采用“自我相关性”来系统考察自闭症儿童的欺骗行为特点,以及自闭症儿童的欺骗行为与心理理论、执行功能是否具有认知相关性。本研究采用三个实验来研究自闭症儿童欺骗行为的影响是否受不同自我相关性的影响,以“藏与找”和“逆向口红”为实验范式,研究自我相关性对自闭症儿童利己/利他欺骗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两个认知实验来进一步考察不同自我相关性下自闭症儿童欺骗行为是否与心理理论、执行功能存在相关性。实验1结果发现,面对高自我相关性者(亲人)时,自闭症儿童的利己欺骗分数最低,面对中等自我相关性者(同伴)和低自我相关性者(陌生人)时,利己欺骗分数无显著差异。实验2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对中等自我相关性(同伴)的利他欺骗分数最高,对高自我相关性(亲人)和低自我相关性(陌生人)的利他欺骗分数无显著差异。实验3结果表明,执行功能与自闭症儿童的利己欺骗行为的相关性受自我相关性的影响。利己欺骗时,高自我相关性和低自我相关性与执行功能存在显著正相关;利他欺骗时,高、中等、低自我相关性与执行功能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总体上说,自闭症儿童的欺骗行为、非言语智力与心理理论无显著的相关性。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自闭症儿童利己/利他欺骗行为受自我相关性的影响。在利己欺骗中,自闭症儿童更不愿意欺骗高自我相关性者(亲人)。在利他欺骗中,自闭症儿童更愿意欺骗中等自我相关性者(同伴)。自闭症儿童在面对不同自我相关性者时的欺骗行为更倾向于与执行功能有关。
其他文献
为满足高精度导航要求,提高惯导系统综合校正精度,扩展综合校正方法使用范围,,设计了惯导系统海上无阻尼综合校正方法。首先使惯导系统综合校正时处于无阻尼状态,满足舒拉振荡条件
中国挂面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快速提高,已初步具备现代食品工业的特征。文章系统阐述了挂面生产工艺及其主要技术参数,介绍了各工艺环节的不同设备及其应用特点,分析了各工艺
自升式平台在作业时承受风、浪、流等环境作用。以CIMC400自升式平台为例,基于非线性倒塌分析法和结构参数的随机分布,对平台极限承载力进行确定性以及可靠性分析,并进一步就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学科设计协同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潜艇分舱设计中。该方法在系统级通过学科级耦合变量的折中来得到系统级耦合变量,采用各学科级目标函数加权和来综合评
介绍了船用涡流发生器在改变船艉部流场、降低某多用途船船体振动方面的成功应用。在大型循环水槽中进行了涡流发生器的优化试验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模型试验结果表
了解渭南地区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特点,为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预防提供一定参考。以发病母猪的品种、年龄、胎次、受胎率、流产率、死胎率、弱仔率等为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