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区住宅改造——模块植入设计方法初探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id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关注一个重要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筑改造符合我国阶段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基本目标,也符合我党坚持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更是我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我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  在当下中国,随着社会人口结构变化、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对既有旧住宅进行更新改造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本文的目的在于改变旧社区住宅的厨卫空间面貌,试图探索出一种模块植入的方式,通过模块植入的方法对既有旧社区进行建筑改造,对旧社区进行小手术,保留城市住宅区的历史风貌、提高居民的现代化居住水平、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本文认为,对各个时期保留下来的既有住宅,应以改造更新代替大规模拆除重建的,改造的内容由粗放型转向细致型转变。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调研不同时期的典型案例,推理演绎出不同组合方式而成厨卫空间模块在既有住宅更新改造中的植入;然后对住宅进行综合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将社会学、设计学、建筑学等学科相关理论进行联系研究,探讨它们对建筑住宅设计的综合影响。  本文共为四个章节。一、绪论部分,概述了选题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框架。二、分别讨论了建国以来我国各个时期的常用经典套型,分析了各个套型出现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意义,为后面的模块植入设计提供依据。三、通过对厨卫单元的演变进行类型研究,从而得出厨卫空间单元的模块设计。四、探讨厨卫模块植入的可行性、模块植入的方法、以及植入的理念与意识。  本文的创新点为“既有住宅模块植入改造”,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将现代的厨卫设计成可以植入建筑的模块,将厨卫模块植入到目标建筑中,以不破坏或少改动既有建筑的结构形式为前提,对老旧的既有住进行改造,以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即在既有居住环境条件下,以满足现代人对厨房和卫生间空间的使用需求为设计出发点,将现代的厨卫空间环境与现代化建筑材料及设施设备相结合,组合形成便于植入住宅的有机模块,改变住宅的部分空间、物理环境或增加相应的设施设备,使之改善厨卫空间设计不合理的既有住宅建筑的居住空间环境。  本文在分析我国建国以来的各个时期保留下来的既有住宅居住空间环境的基础之上,一方面深入地从不同角度研究各种住宅套型的空间形态与整个住宅套型的更新规律,使厨卫空间模块的设计与植入改造工作具有理论方向性的指导。另一方面将不同的厨卫空间进行分类结合,形成满足现代人工作生活需要的厨卫模块,拟解决既有居住建筑套型设计不合理所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既有居住建筑的改造研究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期刊
院落空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从官式建筑到民居住宅,从寺院建筑到园林建筑多是由单体建筑组合构成院落建筑群,通过院落的多样的组合,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让人获得丰富的空间
楚漆器在北方中原之“史官文化”与南方楚地之“巫官文化”互相交融的文化背景下,在其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交互作用中,在青铜器与陶器更迭过渡的特殊历史阶段发展起来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在新常态下,在新城镇建设中,如何利用历史资源去寻求发展,而不是以一种大投入、重资本、高开发的方式。因此,在这样一个价值基础下,提出就文化作为资本,把历史文
期刊
本文的写作以198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20世纪艺术中的‘原始主义’:种族与现代联系”的大型展览和1989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地魔术师”展览为对象,通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