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不开的尘缘——论香山寺的寺院经济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传佛教寺院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实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寺院经济不同于古代,显现出新的面貌与特点。寺院不仅要解决自养问题,还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所以说寺院经济问题是一个社会课题。汉传佛教寺院经济的良性发展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寺院里,经济行为与特殊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密切地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的个案研究讨论在现代化背景下寺院经济的运行方式、僧人的经济观念以及如何合理地规划发展寺院经济,解决佛教自养问题。寺院经济问题涉及宗教、社会、文化、经济等等很多方面,也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关注过这个问题。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为经济学、历史学角度,研究视域不够综合全面,因此本研究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对寺院进行参与观察,对僧人进行深度访谈,进而运用经济人类学理论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 经济人类学认为在原始社会里,经济是嵌合在社会文化当中的。而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似乎独立出来并主导着市场运行。但是在宗教当中,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依然紧密,无法剥离。宗教的功能包括三方面:追求幸福、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宗教和宗教团体分别满足了后两种,这也是宗教能够长期又广泛地存在于全世界的重要原因。宗教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但发展寺院经济并不以获利和扩张为目的,所以说寺院经济问题无法单纯地用西方经济学来解释,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制度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和宗教本身的特点等等。 香山寺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的汉传佛教寺院。在贯彻落实我国宗教自养政策的同时,寻找着自身发展之路,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着有计划的改扩建。香山寺是一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寺院。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坐落在中等规模城市的边缘,历史悠久,并且对本地人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研究希望通过对香山寺这一个案的研究,总结出香山寺寺院经济的特点,探索我国汉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之路,对如何促进汉传佛教寺院与当地社会相和谐,以及如何发挥佛教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方法。同时,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小学各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发展思路,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其主要效率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更
期刊
“声音之道与政通”是先秦儒家在治国理政方面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观点,本质上是以音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形式,目标是建立一种社会运作规范,确立或是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
学位
“朝圣”和“旅游”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得到了旅游人类学家的关注,二者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变得更快,压力变得更大,导致精神无所寄托,于是迫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和教育形式,以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