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假想观众对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gt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社交网站已经成为青少年必不可少的线上沟通平台,根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10到19岁的青少年是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网站的主要用户群。随着社交网站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青少年每天投入大量时间在社交网站上,造成他们对社交网站的依赖,并且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困扰和生理不适应,造成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这一现象引起了相关研究者和社会的关注,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成为探讨的热点。但已有研究忽视了青少年时期个体独特的认知发展特点,即假想观众对个体的影响。从青少年自身认知发展特点出发,探讨假想观众与其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关系,既是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与行为关系的理解,也是对假想观众与个体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的深化。  假想观众水平高的青少年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时倾向于呈现积极的信息,以免受到他人的负面评价和嘲笑,而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带给个体的正性情绪、社会支持等回报会进一步强化个体使用社交网站,从而造成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但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所产生的效应会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作为重要的个体特征变量,会影响个体在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后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能够缓解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对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需要与满足理论、社会认知模型和社交技能模型考察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在假想观众对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同时进一步考察该中介效应是否受到了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  采用问卷法对武汉市两所中学的66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以及PROCESS程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1)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假想观众水平和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程度逐渐上升,而其核心自我评价水平逐渐降低;男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2)初中生假想观众水平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及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均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也呈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假想观众呈显著负相关;  (3)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在初中假想观众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4)初中生的假想观众经由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影响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中介路径受到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作用,即在低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中,中介效应是显著的。  最后,对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今后研究的进一步设想。
其他文献
新课程实行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赋予教师课程决策和课程开发的权力,倡导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质量取决于教师的开发能力和水平。对教师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