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淹诗歌善模拟,这是自钟嵘以来诸多文学批评家、诗选家的普遍看法。他的《杂体诗三十首》更是一组精心构思的独到模拟之作,它同作者的一篇长达二百多字的序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诗、序互为补充印证的有机整体。江淹的《杂体诗三十首序》是其文学批评观的直接阐述,而其《杂体诗三十首》则是其序所标举的文学批评观的具体表征。江淹通过三十首模拟之作既确立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为拟古诗和五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贡献。不过,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及其序的文学史意义并不仅体现在拟作和诗序结合的文学批评方法上,还体现在它对钟嵘《诗品》、萧统《文选》、刘勰《文心雕龙》等文学批评论著及作品选集的启发和影响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及其序可谓“拟古之变体,诗评之先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