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但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逐渐凸显。虽然自2009年以来我国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目前仍居高不下。其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水平实现了快速提高,但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现象更为严峻。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已经证实教育差异确实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而义务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教育,其资源的均衡配置对进一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选取西部地区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这对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西部和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进行分析。在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发现2007-2017年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发现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在逐渐缩小,但仍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尤其是普通小学人力资源配置,城市师资水平远高于农村。其次,选取西部地区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城乡义务教育财力、人力以及物力资源配置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实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显著效果。并且,这种缩小效果因教育类别有所不同。此外,实证验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缩小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和城乡经营净收入差距效果显著。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城乡收入构成两个视角,提出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第一,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括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进程;第二,促进西部地区农村重要收入来源稳定增长,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力发展农村经营性产业以及继续增加农村转移性支付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