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性文件不断出台,2015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现行的法律规范严格的限制着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农民无法盘活自己手中的土地资产,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土地资产价值巨大,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相差甚远,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迫切需要改革。如何能够让宅基地使用权有序流转,是当前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面临的重要问题,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范,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最大化的实现农民的土地权利和收益,逐步减少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首先,本文阐述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迁,提出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内涵、特征、形式等基本概念,回顾了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立法历史变迁,总结并归纳了现行的限制流转法律规范,探讨了目前理论界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对上述观点的看法和认识。其次,通过研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现状,发现“地下交易”市场普遍存在,流转限制条件过死,流转范围过窄等法律瓶颈,严重阻碍了城镇一体化进程,宅基地空闲加剧。针对各地区流转的改革试点,分析了各改革试点的基本模式及问题,总结出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有关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对各地近年来具体流转情况的研究、比对和分析,大胆提出了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对策。面对当前在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不能一味的阻塞,而是要合情、合理、合法的疏导。既不能把宅基地流转统得过死,又不可以放的太活,而是要循序渐进的放开让其流转,因地制宜,注重比例,加强监管,始终坚持土地公有为主这个宗旨。希望相关法律规范能够为了宅基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合法、规范运行做出些调整,逐步放开流转,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规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则,配套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