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水源,为当地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然而水库蓄水后会使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发生壅高现象,导致当地的农田、村庄发生浸没灾害,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因此,研究水库蓄水位对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本文通过收集研究区相关资料,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石佛寺水库右岸副坝陈平堡及祝家堡村农田进行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建立符合研究区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预测三种不同蓄水位情况下未来五年的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结合地表高程计算浸没面积。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研究区水文地质等资料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通过数据收集与整理进一步建立数学模型,经过识别期模型的识别与率定,并在验证期对模型可靠性进行检验,得到一个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的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查看不同时间序列下地下水位情况,为水库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2)应用ARIMA模型对研究区2019~2023年各月降雨量和蒸发量进行预测,为地下水位预测提供依据。(3)利用验证后的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2019~2023年水库蓄水位在45.9m、46.2m和46.5m三种不同情况下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并绘制各时期流场变化图,研究发现研究区地下水位自东南向西北方向排泄,越靠近副坝地下水位越高,并向远离副坝方向排泄。(4)确定浸没标准,将地下水位与地表高程之差小于1.7m视为发生浸没现象。据此将预测的地下水位与研究区地表高程对比,计算浸没面积。结果表明,年内各时期浸没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从年际变化上看,各时期浸没面积逐年增加。当水库蓄水位处于46.5m时各年丰水期浸没面积均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以上,浸没情况严重,基本覆盖整个研究区;将水库蓄水位控制在45.9m~46.2m区间,可以有效缓解研究区地下水位的壅高,降低浸没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