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升温以及高消耗所带来的能源危机,各国已经将国家发展的重心转移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现有高碳排局面、如何迈入低碳经济发展时代等方面。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在此39年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规模越来越大,2017年距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有6年时间了,相应地,经济日新月异的增速也刺激了能源消耗,直接导致我国碳排放量每一年都在成倍攀升,早在2006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并且至今一直未改变这一现状。由此看来,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不单单会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能源高消耗问题,同时也将承担着十分艰巨的节能减排责任,所以又快又好地建设低碳经济以及相关绿色环保产业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和毋庸置疑的义务。重庆是我国老工业化基地之一,目前在工业化进程中仍处于中期位置,因此具有重工业化和高污染化的发展特征。重庆同时也是我国占地面积最大和管辖范围最大的直辖市,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就率先将重庆列为整个中国首次低碳试点城市之一,这更要求了重庆起到绿色排头兵的带头作用并控制和降低包括二氧化碳等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注重节能减排和积极探索绿色经济发展形式与因地制宜打造符合重庆特色的低碳城市。因此,为了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又做到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害,就有必要对重庆市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三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全面的认识。第一,本文从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等多元化角度全面系统地对1983-2015年连续32年间重庆市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一个详细直观的样本数据统计分析,得到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应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也呈现上升趋势,能源结构也一直是以高碳排放的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并且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依旧处于较高水平,重庆市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第二,本文在“3E”理论中自顶向下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重庆市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VAR模型,通过ADF单位根检验、约翰森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AR模型稳定性检验和IRF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动态伴随关系和响应机制。最终得到重庆市1983-2015年间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都是二阶差分平稳的I(2)序列,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根据协整方程可以得到能源消耗每提高1个百分点,重庆市生产总值就增加1.7854个百分点,而CO2每提高1个百分点,重庆市生产总值增加0.3587个百分点,说明能源依旧是促进经济不断进步的催化剂,而与碳排放密切相关的环境质量的好坏程度时刻也会对经济造成效果非常巨大的影响;从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可以得出“能源消耗→经济增长”、“碳排放→经济增长”以及“能源消耗→碳排放”的结论,说明重庆市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依然建立在高能耗与高碳排放的基础上,如果实施节能减排的措施幅度过大,将对重庆市经济的高速增长状态造成一定程度上不利的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说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段期间,在追踪期内重庆市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有一个先正后负的冲击效应,而重庆市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从大体上看会有一个正向的冲击效应,并且所有冲击效应都会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而逐渐降低。第三,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建立了2000-2015年连续15年间重庆市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并将其分解为从能源消耗总量、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这5个因素探讨对重庆市碳排放的影响关联程度,得到能源消耗总量的关联度为0.98309,说明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和解释程度最大,最后灰色关联度排序为:能源消耗总量>经济增长>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并且该5种因素的关联度均大于0.69,对碳排放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本文通过对以上研究结论的分析,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实现提高重庆市经济增长的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如何适当地控制碳排放量提供一点思路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