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测试环境下回避策略的使用看写作任务元认知——一项基于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实证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uk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研究已表明元认知知识与写作策略是评价写作水平的重要指标,近来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任务元认知知识会影响写作策略的选择。同时,回避策略,作为写作策略之一,因其在英语写作中运用比较普遍,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而且已被视为形成语言僵化的源头之一,影响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本文基于元认知知识和写作策略的研究,试图从回避策略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学生在写作测试环境下的任务元认知知识。 本文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地区三所代表不同水平高中(它们分别属于市重点、区重点、普通中学)的高一年级学生。通过问卷和访谈,笔者调查了他们的任务元认知知识和测试环境下回避策略的使用,同时也根据不同的分组进行了对比分析。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回避策略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进一步证实语言输出过程中,回避与冒险策略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的,他们会随着不同对象语言水平的高低而变化。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中,部分地回避难点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视为部分的冒险,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说。基于此发现,笔者将问卷中涉及完全回避的项目命名为回避策略,统计结果显示它与任务元认知知识呈负相关关系。部分回避的项目命名为冒险策略,它与任务元认知知识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在问卷区分度分析中发现,高分组和低分组在任务元认知知识和回避策略使用上有显著差异,但是代表不同写作水平的三所学校学生在这两个项目上并无显著差异。访谈结果显示部分错误的元认知知识和当前的写作教学及应试环境有关。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在今后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必要加强正确任务元认知知识的学习,纠正错误的,尤其是将语法准确视为优秀作文的首要标准的看法。同时,在写作练习中,训练他们尽量少用回避策略,多利用手头的资源表达自己的思想。
其他文献
  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是当代文学翻译领域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是“翻译研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以比较文学的背景从事翻译研究,勒菲弗尔的研究框架是文学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1797-1851)是19世纪初不可多得的小说家。哥特式小说《弗兰肯斯坦》是其最为杰出的作品。 1818年,年仅21岁的玛丽就发表了《弗兰肯斯坦》。小
本文试图从拉康关于自我形成的基本理论出发,剖析造成这些人物精神创伤的深层原因,追踪她们寻找自我的过程,旨在强调一个人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情感上,都要依赖他者来形成自
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辩证系统思维特别是翻译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有关的语言、文化、翻译理论特别是有关语言、文化的差异与翻译的关系的观点理论为基础,采用以理论思辨
伊迪斯·华顿(1862-1937)是美国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华顿对她的生活环境比较敏感,擅长描述美国贵族社会生活中的风俗和行为准则。她的小说《纯真年代》(1920)于1921年获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