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结石是异常生物矿化的产物,大部分尿结石为草酸钙结石,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草酸钙(COM)。由于很难在体内原位研究草酸钙尿结石的形成过程,体外模拟便成了化学工作者最常采用的方法。 中药治疗尿结石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但其治疗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因此,通过体外模拟研究中药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对预防和治疗尿结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乌梅、山楂、金钱草及沙苑子等中药在不同模拟体系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了其抑制作用机理,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了水体系中加入乌梅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FT-IR、SEM及XRD等测试方法对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加乌梅的溶液中形成的晶体为COM,而加入乌梅提取液后,形成的是二水合草酸钙(COD)晶体。而COD晶体与肾小管细胞表面结合力较弱,更容易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乌梅提取液具有抑制草酸钙晶体生长的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乌梅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电导率法研究晶体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发现乌梅主要能抑制草酸钙晶体的成核过程。 2.研究了硅酸凝胶体系中乌梅提取液、山楂黄酮及山楂多糖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各体系中得到的草酸钙晶体均为COM,但加入乌梅等中药提取液后形成的COM晶体尺寸明显变小,说明乌梅提取液、山楂黄酮及山楂多糖均具有抑制草酸钙晶体生长的作用。结合凝胶中晶体生长的动态观察,可以知道,乌梅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山楂黄酮及山楂多糖强。从中药的有效成分及热力学角度分析了以上几种中药提取液抑制草酸钙晶体形成的机理。 3.在正常人尿液中加入金钱草提取液进行草酸钙晶体生长抑制实验,采用FT-IR、SEM及XRD等测试方法对所得晶体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正常人尿液中形成的草酸钙晶体有COM和COD两种,加入金钱草提取液后,COM晶体转变为COD,且晶体尺寸变小。金钱草提取液的浓度越大,所得COD尺寸越小。说明金钱草能很好地抑制尿结石的形成。从生物矿化的角度对金钱草抑制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