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危害与治理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往纸媒、口耳相传等传统模式,经由网络,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影响范围更加扩大。历史虚无主义凭借网络传播,在微博、微信、推特、脸书等新社交媒体应用软件上假借“学术研究”、“还原历史真相”、“娱乐”等表现形式蛊惑人心,实质上是逐渐在消弭我国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动摇我党执政根基,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认识,是完全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是彻底的历史唯心主义。研究结合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特殊性,进行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危害与治理的研究。
  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含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表现形式以及表现特征。在概念界定部分,对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概念都做出了概述。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定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表现形式分四个观点进行阐述,根据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中的表现形式总结了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表现特征。
  第三部分为本文研究方法中调查问卷以及个人访谈结果的调查分析。首先,详细的阐述了调查对象的范围,对调查对象的整体情况分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列表总结。其次,结合调查问卷的问题与个人访谈的记录,从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个部分分别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成因与网络传播危害进行了研究。在对历史虚无主义成因分析中,分别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概括成因,阐述了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变化、网络环境的复杂等多方面原因。对网络传播危害的研究,从政治信仰、社会和谐稳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四个方面来总结归纳。
  第五个部分对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危害治理的对策进行了阐述,综合论文前四个部分的梳理与分析,成为本论文最后的总结部分。对策大的层面上从社会、媒体、学校、教师、学生五个层面来分析,并在每个层面下分三点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阐述,回应了调查分析的结果,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危害,分别列举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网络使用最多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得各种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网络自身的复杂性,网络中搀杂着虚假信息、欺诈信息、垃圾信息、色情信息等各种不良信息内容,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较为模糊、网络道德情感较为淡化、网络道德行为较为失范等问题的出现
学位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家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大学生
学位
民国时期政府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广东饱受自然灾害和战乱的折磨,农民生活贫困潦倒;再加上官方金融机构不发达,高利贷横行,民间负债严重,农民通过合会,由急需资金的会首邀请若干亲朋好友汇集资金,按照会规轮转收益,便捷地解决了资金融通的问题,起到了社会互助的作用,弥补了官方社会保障机制和金融机制的不足。  民国时期广东民间的金融互助组织主要以合会、谷会、红白钱会的形式呈现,其中合会在唐宋之时兴起,在民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