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B条件下无单放货问题的探讨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贸易中,“凭正本提单放货”已经成为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然而,随着海洋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货物比提单先到的现象不断涌现,无单放货在我国对外贸易实践中不断出现。依据国际商会21世纪初对50多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统计,FOB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贸易术语。当前我国出口贸易领域中使用FOB贸易条款的合同已经高达60%-70%。FOB条件下,无单放货案件更是屡见不鲜。   具体来说,FOB条件下无单放货,出口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出口商从进口商委托指定的代理公司处取得签发的货代提单或是海运单,由于这两种提单不具有物权凭证的功能,所以均会导致出口商失去对货物所有权的控制,造成货、款两空的局面;第二,在FOB条件下,由进口商租船订舱,并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费用,承担货物装上船舶之后的风险。在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之前,出口商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灭失,进口商可以以此为理由拒绝付款,出口商从保险商那里得不到相应的赔偿。   所以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好无单放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文章探讨在FOB条件下,无单放货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为本文确立相应的研究方法。   其次,文章从第二章到第五章采用归纳法与比较分析法探讨FOB术语下卖方托运人的法律地位以及无单放货产生的原因,并归纳总结无单放货法律性质及不同情况下责任归属,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   最后,笔者结合具体的案例从贸易层面探讨FOB术语下无单放货的责任归属,并从司法实践角度与贸易两个角度出发,为中国出口企业提出如何应对无单放货的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文章将首先利用T检验和Wilcoxon检验的方法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下一步分析股权结构的变化,并从这一角度探究经营绩效产生变化的原因。本文的研究
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中非之间逐步发展的关系的方式。确实,中非关系已经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的
定向增发由于发行程序简单、筹资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备受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然而还未有专门针对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折价现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