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后大鼠自体脾细胞和脾组织片移植的应用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自体脾片移植、脾细胞移植及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来观察自体脾片移植、脾细胞移植及联合移植术后早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恢复状况及血小板变化状况,为解决脾片移植早期功能恢复评价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脾切除组)、B脾片移植组、C脾细胞移植组及D联合移植组,在建立模型前、及模型成功后1周、4W周、8周抽血,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检测,通过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IgM、IgG、IgA水平,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血小板。   结果:   1.A组脾切除后1、4、8周CD3+、CD4+、CD8+及IgM降低(P<0.05),B组移植后1、4周CD3+、CD4+、CD8+及IgM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至8周CD3+、CD4+、CD8+及IgM逐渐接近正常(P>0.05),C组移植后1周CD3+、CD4+、CD8+及IgM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至4周CD3+、CD4+、CD8+及IgM逐渐接近正常(P>0.05),而8周逐渐降低(P<0.05),D组术后1周CD3+、CD4+、CD8+及IgM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4周和8周CD3+、CD4+、CD8+及IgM接近正常(P>0.05);CD3+、CD4+、CD8+及IgM在术后1、4周C和D组与A和B组有差异(P<0.05),在术后8周B和D组与A和C组有差异(P<0.05);   2.CD4+/CD8+、IgG、IgA在四组术前术后变化不大(P>0.05);   3.A组脾切除后1、4、8周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B组移植后1、4周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至8周恢复正常(P>0.05),C组移植后血小板计数1、4、8周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D组移植后1、4周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至8周恢复正常(P>0.05),在术后1、4周各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术后8周B和D组与A和C组有差异(P<0.05)。   结论:脾片和脾细胞联合移植能够改善脾片移植的早期免疫恢复效果不好的状况,从而达到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及时恢复,具有更好的早期及后期效果;脾片移植和联合移植均能改善后期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高状况,联合移植不具有改善脾切除术后早期血小板增高状态的优势;联合移植可作为全脾脏切除后移植的一种选择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Cand)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株A7r5增殖和分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根据葡萄糖浓度将A7r5细胞分为两组,正常糖浓度组(NG,5
目的:   本课题将复制硫化氢(H2S)过载的正常和肝硬化大鼠模型,分别在NO、CO抑制及不抑制两种状态下,观察H2S含量过载对肝硬化大鼠门静脉压力的影响及其相关酶学的变化,以探讨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腹膜透析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其与腹膜超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hilips非凡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0例尿毒症腹膜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