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使得旅客交通运输供小于求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同时也对航空旅客运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我国已经运营高铁的路线上,民航业的客流量损失较大,致使线路航班减少,某些航线甚至停止运营。随着武广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陆续通车,更大规模的高铁路线即将开始运营,在如此强烈的客运竞争下民航业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冲击,为了使民航的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对两者之间的竞争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民航发展建议。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对民航运输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出行距离、出行价格和旅客出行选择需求三个方面来分析高铁与民航发展的竞争层面,采用SWOT分析法指出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总结了高铁的发展对民航运营所形成的冲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短距离旅客运输中高速铁路占有绝对优势,高铁与民航的竞争替代性体现在中长距离的运输中;第二,一般而言高铁的价格要低于民航,而且手续方便简捷,因此民航在价格竞争方面处于劣势状态;第三,居民出行需求的差异性使得民航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水平以应对高铁的竞争。继而本文建立了客流分担模型,采用Logit模型来构建关于高速铁路与民航之间基于运输距离的客流分担率模型,对京沪路段内高铁与民航的客运分担率进行了计算。在对模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后,进一步得出高速铁路和民航运输业的运距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短距离运输中,民航业会随着运输距离的缩短而退出竞争市场,长距离运输中,距离越大,高速铁路退出竞争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计算出竞争运距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横截面数据回归分析法对高铁与民航的竞争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在民航和高铁竞争博弈的范围内,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别和旅行时间差别是影响高铁对民航客运量分流的主要因素。这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和进一步的深化,民航要想在与高铁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需要采用低成本发展战略形成低票价来吸引顾客,另一方面需要缩短程前程后时间和地面等待时间从而赢得更多的客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