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无线电新型纠错码的研究及其实现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20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是一个具有着标准化和模块化的硬件平台,无线通信系统的各种功能通过平台提供的软件或者可编程硬件系统来完成。软件无线电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同时,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信息传输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而纠错码技术是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信道编码模块也是软件无线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究适合软件无线电系统中使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常用的循环纠错码,例如RS(Reed-Solomon)码等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中译码实现较复杂的缺点,利用DSP和CPLD等可编程器件,设计了一种简单、易于实现的新型纠错码(因其类似于纽带计数器,故称之为纽带纠错码)-Tach纽带纠错码。Tach码编码时将信息码循环左移或右移得到的冗余码添加到信息码的后面。译码时以接收到的信息码的每一节进行编译还原出原编码,与接收码比较,选出码距最小的那一节码字来还原原信息码。同时,为了更有利于纠正突发错误,在译码时如果有连续一半以上节数的码字是符合编码规则的,则不再采用选出码距最小算法,而直接用这些节码字来还原原信息码。这样就大大提高其纠突发错误的能力。论文详细地介绍了Tach码的编译码原理和设计方法,对其最小码距和纠检错能力等重要指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工程中常用的BCH(Bose-Chaudhuri-Hocquenghem)码和RS码、汉明码(Hamming)三种码进行了纠错性能仿真比较。最后用MAX系列CPLD器件实现该编译器,同时与上述几种常用码进行实现复杂度比较。仿真和分析表明Tach纠错码译码简单,占用的存储器少,译码时间短,便于工程实现,适合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信道编码模块中使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外灾难频发,我国救援队虽然在过去的历次灾害尤其是重大灾害的救援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装备不到位,阻碍了救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束缚了灾害救援能力的最大
在当今信息数字化时代,网络越来越重要,同时网络设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网络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人们不得不使用光纤这种损耗小、传输距离长的传输媒介,但是也带来了一
随着智能电网用电服务的快速发展,急需在电网公司、用电服务商与用户之间建立一个可靠有效的信息交换渠道,以支持用电服务业务的顺利展开,实现用户的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同步。而智能电网框架中各系统间的沟通,是以网络通信为基础的。为实现智能电网与用户的互操作,论文设计了智能用电服务接口,并研究了服务映射到主流通信协议的方法,以满足智能电网与用电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需求。首先,论文研究了智能用电通信网络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人们对高速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具有抗多径衰落特性,可以获得高速数据和高频谱效率,适合无线环境中的
Tl-2212高温超导薄膜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具有临界温度高,临界电流密度高,表面电阴低,在空气中性质稳定等特点,适合于微波领域的应用。这也就要求薄膜在匹配衬底上具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