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实现整体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源泉动力之一,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来源,而产业集聚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刺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因而产业集聚通过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条路径。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全球价值链理论,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首先对于目前关于产业集聚、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的相关理论及相互之间联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其次用Krugman集中指数将中国制造业21个子行业的集中度进行了计算,然后将环境友好、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三个方面因素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成一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标,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集中度进行了测算。再次将21个子行业依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成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别比较了三类产业的产业集聚度指标与产业转型升级指标。复次对于产业集聚通过提升创新水平进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七个假设。最后用中介效应的分析方法,分别测算了创新在制造业整体行业与三类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中介效应,对假说进行了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度从2000年起到2005年间上升趋势明显,从2006年后,集聚度变化不大,总体呈轻微下降趋势。分行业看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的集聚度较高。分要素密集度来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2年,上升趋势最显著,其他年份上升趋势较缓。分不同要素密集度看,升级速度最快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3)从整体看,创新对于制造业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中介作用,从分行业来看,创新只表现出对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创新水平的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