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常规电生理学细胞外记录技术,分别在生后2、3、4、6周和成年大鼠听皮层背侧、听-视联合皮层,即皮层顶-枕-颞叶交界处,研究听-视多感觉神经元及听-视感觉整合的发育。 结果表明,动物生后2周龄时,在所记录的皮层部位绝大多数为听反应神经元,占神经元总数的81.73%(85/104);仅记录到11个视反应神经元,占10.58%(11/104)。生后第2周已可记录到听-视多感觉神经元,但数量很少,仅记录到8个神经元,占神经元总数的7.69%(8/104)。随着发育进程,多感觉神经元逐步增加,到生后3周龄时增至13.04%(18/138),生后4周龄进一步升高,其数量占到18.18%(24/132),生后6周龄继续增加为神经元总数的18.80%(25/133),已接近成年所占19.31%(28/145)水平,实验结果提示多感觉神经元比率表现出明显的年龄-依赖性递增趋势。 听-视多感觉神经元的大多分布在颞-顶-枕叶皮层交界的脑区。其中,大部分v-A型听-视多感觉神经元位于近听皮层侧,a-V型神经元较多地位于靠近视皮层一侧,而A-V类神经元则主要位于前两者之间的皮层区域。 听-视多感觉神经元的反应特性在生后也有一个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出生后早期,神经元对声或光刺激反应的潜伏期都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短,也同样呈现年龄-依赖性变化趋势。听-视多感觉感觉神经元听反应的最低阈值,在生后发育过程中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神经元听反应的最佳频率的分布,同样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由低频向高频偏移的年龄-依赖性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