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群体无意识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群体无意识是一种客观存在。群体无意识通过对群体的作用来影响个体或群体的行为,从而作用于社会。其特征表现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客观性、广泛性和对社会影响的必然性。学者们分别从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或者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群体无意识这种社会现象做出解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完整的群体无意识包括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外在的行为表现,是无意识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无意识的社会行为的有机统一,即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它与群体意识、个体无意识、社会无意识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群体无意识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它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产生正向或负向的社会功能。本文的研究主题源于对现实社会中“群体性事件”的观察与思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群体无意识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揭示群体无意识的特点、外在表现、内在规律以及社会功能等。这对于深化对群体无意识的研究,拓展唯物史观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谐波干扰一直是可控震源地震采集中存在的一种干扰。在常规的地震采集方式过程中产生的谐波干扰通过相关之后,其对地震资料产生的影响很小,所以得到的地震资料就不再考虑谐波
<正> 这是5年前发生在德国明斯特大学医院的一幕:一位年轻的小提琴手正坐在一个无菌的病房里,以娴熟的技巧,用小提琴演奏着莫扎特的一首名曲,然而她并没有自我陶醉在音乐声中
分析了刁江流域矿区尾砂和上、中、下游地区土壤剖面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刁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都不同程度受到As,Pb和Zn的污染.上游(距污染源16 km)表层土壤中w(As),w
数据挖掘 (Data m ining)是快速处理海量数据 ,最终发现非平凡知识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技术。与数据挖掘关系最为密切的三门学科是数据库、人工智能和统计学。许多统计分析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