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层φ7m盾构的刀盘适应性及施工引起地层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hua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盾构隧道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乘车舒适度,列车提速成为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解决由此带来的空气动力学问题需要增大隧道设计断面。不断完善盾构隧道施工的环境效应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Φ7m复合盾构整机设计和制造技术,对于完善我国高端设备制造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及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是国内首条设计运营时速为120km/h的地铁线路,本文依托其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隧道工程,开展复合地层中7m盾构的刀盘适应性及施工引起地层变形规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的概念,对依托工程沿线地层进行分类并统计其分布里程;分析不利地质因素的工程特性及其对盾构功能设计的影响,据此提出了Φ7m盾构的功能设计要求,并对Φ7m复合盾构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理论计算;CET6950型盾构的性能参数满足上述要求,体现了盾构机组的适应性;(2)研究了盾构刀盘及刀具的类型、适用范围、工作原理和刀具布置规律,并总结已有盾构刀盘的设计经验和广州、深圳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的成功经验;据此,并通过刀盘的力学特性分析,验证了依托工程的复合地质条件与Φ7m盾构刀盘之间的适应性;盾构始发段掘进参数进一步表明了刀盘的地质适应性;(3)基于Peck公式,研究沉降槽宽度系数的确定方法;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模拟单孔盾构隧道掘进施工的三维数值模型,从隧道上覆软弱淤泥地层的分布深度、分布厚度及其与隧道的相对空间关系三方面,开展隧道上覆软弱淤泥地层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4)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模拟双孔盾构隧道掘进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从隧道覆径比、地层复合比和隧道间径比三个方面,开展复合地层中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项目管理信息化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的基于纸质标书的招投标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纸质招投标模式,实行电子招投标,已然成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根据调查发现,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食品掺假。目前,只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规不能全面解决食品
采用3种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新麦19、矮抗58和豫麦18),对其进行萌发期不同浓度Cr2(SO4)3胁迫处理。研究幼苗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叶绿素、根系活力、MDA含量,以及抗氧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信息社会的黎明。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第四大媒体,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之一,而且是知识与信息的源泉和传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许多大型城市都面临着交通压力。然而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是寸土寸金的,征地拆迁存在诸多困难,且成本很高。这就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
对大跨钢结构而言,由于其结构施工过程庞大复杂,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繁琐,在施工阶段出现风险概率要比其他结构要高。而大型复杂结构的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和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功率分配网络是一种将一路微波功率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多路输出的微波无源网络,同时,按照无源电路互易的原则,这种网络也可以把多路微波功率合成为一路,统称为功分网络。随着应
本文研究了微胶囊季戊四醇(CPER)和改性聚磷酸铵(MAPP)的制备以及它们复配对聚丙烯(PP)的阻燃效果,具体包括季戊四醇的微胶囊化、聚磷酸铵的改性处理,复配阻燃剂对PP阻燃性能
目前对于汽动给水泵组性能的在线监测,是通过采集给水泵组这个局部热力系统内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来实现的,无法分析判断主汽轮与汽动给水泵组这二者运行性能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信用交易越来越普遍,提高信用管理的技术水平和建立良好的信用评估模型变得极为重要。马田系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识别方法,目前在很多领域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