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国家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愈来愈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新时代的教育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每位教师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教学技术、较强的工作能力、高尚的品德言行等。对教师而言,教师自身的素质已难以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教师职后培训来提高教师的素质,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育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学生,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淘汰。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均衡的实现在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然而对于中国而言占教师数量四分之三的农村教师的质量则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师职后培训的力度,不断开展各种培训项目以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促进农村教师的发展,但是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却不容乐观。基于此,本研究以“中西部云南省农村初中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这个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等方法收集参训教师、参训教师所在单位校长以及学生反馈的资料,了解他们对于农村教师培训的真实看法,探察他们关于培训实效性的想法,找到影响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的真正因素。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提高师德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培训目标的实效性较低;(2)师德、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科研论文撰写方面的培训内容的实效性较低;(3)采用专题讲座式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培训方式的培训实效性较低;(4)参训教师认为部分考核方式的实效性不高;(5)参训教师返岗后,在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态度的改变上,实效性不明显;(6)参训教师返岗后,少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7)影响参训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提高培训实效性的有效建议。具体建议如下:(1)多角度关注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2)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3)合理组合各种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培训方式;(4)优化整合采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制定完善激励机制;(5)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适当缩短置换脱产项目的培训时间。以此促进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农村教师的教育状况,使教师职后培训真正成为提高农村教师教育质量的好帮手,同时也为其它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供借鉴和指导。全文共分为五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对农村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关于教师培训的己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阐明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创新之处和对培训承办单位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对参训教师问卷、学生问卷以及校长访谈结果的呈现与分析、归纳总结,找出当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探讨了影响其培训实效的因素,得出影响农村教师培训实效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建议。基于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建议来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实效性,促进农村初中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