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kagel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业,不仅是实体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实体经济中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等具有重要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一直在上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断增加的需求使得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进而为制造业提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中间服务产品,从而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二者逐渐呈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趋势。吉林省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腹地,自然和地理位置不如辽宁,资源禀赋不如黑龙江,近年来,吉林省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机遇,利用原有的老工业基地的基础,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级较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较低环节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三次产业依然是“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寻求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新型动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目前吉林省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来研究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为了定量分析能够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范围,本文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然后分析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现状,再运用投入产出表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二者协同发展的关系,最后结合吉林省的省情,对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深化产业结构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总结了智能手机的业务模型及其巨大信令开销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影响,并从状态转换、标准修订和设备能力等方面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提出了采用BBU+RRU分布式基站实现高铁专网覆盖的解决方案,详细阐述了高铁场景下GSM网络规划应关注的重点。
提出改革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采用企业项目运作方式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思路并付诸实践。在指导毕业设计中组建了学生毕业设计项目团队,建设了多层次、跨专业、校企联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