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石评估模型是在“为理解而教”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基于逆向的教学设计提出的一种充分嵌入到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评估范式。它不同于外部强加的标准测试,而是一种在教学之前就确定的另类评价。“基石”解释为“奠基石、基础”,其本意为固定一座建筑的基石;“评估”则定义为有意运用多种方法来收集实现预期结果的证据。基石评估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并持续进行,随着学段的上升而发生变化、评估的内容深度逐渐加深、广度逐渐变大。本文通过对“基石评估模型”的理论背景、内涵和特征进行解读,对其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梳理出“基石评估模型”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丰富我国的美术教学评价内涵,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美术教学具体的评估策略和评价设计策略,为教师进行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文献综述,理清国内外对于基石评估模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等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做好前期的理论准备。其次梳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述要。首先是区分了“评估”(Assessment)与“评价”(Evaluation),并对“美术教学评价”作出定义;然后确定了美术评价的必要性,并就美术评价的相关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类。第三章是对“基石评估模型”的理论背景进行了研究与探寻,包括模型背后的“为理解而教”的教育理念,美国2014年发布的《国家核心艺术标准(视觉艺术)》文件以及被称为“逆向设计”的教学设计策略。本文的第四章详细解读了“基石评估”的内涵,以及“嵌入课程”、“随学段产生变化”、“重视理解和表现”、“广泛运用量规”等特征。第五章则继续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基石评估模型”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案例,针对美国2014年《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中提供的二年级学段《自画像》和五年级学段《具有个人意义的场所》案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与对比,探究“基石评估模型”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包含的具体内容,包括嵌入课程的策略、评估程序、关键词汇、知识与技能、基石任务和评价工具等等,以了解基石评估模型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的具体实践。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总结与启示,反思并总结“基石评估模型”对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启示以及在我国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我国的美术教学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