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F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水质特点及可供选择的深度处理技术,选择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作为其深度处理的试验工艺,并简述了BAF的工艺特点、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考察了常规的厌氧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达标的效果,并其出水的基础上研究了BAF好氧工艺和前置厌氧工艺,并对两者进行了综合比较.考察了好氧工艺中气水比、冲击负荷、温度、溶解氧、PH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对比试验了膜技术.对BAF工艺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水解酸化-接触好氧工艺后增加BAF工艺作为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采用好氧工艺,进水COD浓度在200mg/l以下,水力负荷为1.0~2.0m/h,气水比2~3:1时,可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CODCr≤100mg/l),COD去除率在50﹪以上.2、BAF好氧工艺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应用在印染废水二级出不深度处理中,对不力负荷的冲击,实际对COD去除率影响较小;较大的水力负荷冲击使出水中SS增加,影响出水水质,一般建议水力负荷控制在2.0m/h以下.对于高浓度的有机负荷冲击,BAF对COD的实际去除量会增加,但其出水COD深度也相应升高,建议进水COD浓度控制在200mg/l以下.3、温度、pH、DO等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4、BAF前置厌氧工艺由于印染废水二级出不中的溶解氧DO较高,厌氧区停留时间短,达不到厌氧水解的作用,COD去除效果一般在40﹪以下.5、超滤膜技术对印染废水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时,对COD的去除效果不好,低于BAF工艺,能耗也较BAF工艺高.6、通过工艺设计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BAF工艺对于现有印染废不处理设施的改造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新建印染废水处理设施也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面临日渐增大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我国政府为积极应对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提出了阶段性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省级经济区域是实施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着力点,陕西省作为能源大省,被列入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之一。对陕西省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强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制定陕西省节能减排政策,而且对我国实现2020
氰酸酯树脂(Cyanate Ester Resin,简称CE)是一种新型的热固性高性能树脂,它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耐热性能和工艺性能,但其韧性和模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研究了双酚A
本文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和环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构建了环境经济损失计量的一般框架,并结合海水养殖的污染特点,对近岸海水养殖造成的损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