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更加关注质量竞争力。为了促进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引导企业或组织追求卓越绩效,世界上已经有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国家质量奖。我国从2001年开始引入政府质量奖,目前已有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了政府质量奖的评价活动,形成了全面推广之势。实践证明,政府通过设立质量奖不仅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通过对国内外政府质量奖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笔者发现对其分析介绍及其影响企业绩效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但对政府质量奖效益进行评价研究的不多,尤其是从定量的角度对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的少且不成熟。笔者对政府质量奖效益的概念予以界定,并结合项目效益评价理论和效益评价方法对政府质量奖效益评价进行剖析与探讨,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从创奖企业、其他企业、政府和区域发展等多个角度对政府质量奖的主要贡献进行界定,并建立了政府质量奖贡献模型,为文章构建政府质量奖效益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理论研究基础,笔者结合政府质量奖效益评价的目的、原则与维度分析,构建了政府质量奖效益评价模型,初步制定了政府质量奖效益评价测算量表,然后对政府质量奖管理部门、优秀获奖企业和政府质量奖专家进行调研访谈,根据调研结果修订量表,并最终确立了政府质量奖效益评价测算体系。最后以吉林省省长质量奖为例,验证政府质量奖效益评价测算体系的适用性,对吉林省省长质量奖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效益测算。文章通过对政府质量奖效益评价进行研究,建立了政府质量奖效益评价测算体系,并将其运用到吉林省省长质量奖的效益评价上,为定量测算质量奖贡献提供思路与依据,推动政府质量奖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