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wq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对人类危害严重。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结直肠癌的治疗进行了广泛探索,但迄今治愈率提高不大。晚期结直肠癌姑息性化疗有效率、生存期均不理想,且疗程长,毒副作用大,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生活质量是当前的焦点问题之一。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早期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现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外放疗不同,肿瘤组织间植入的放射性粒子所产生的γ射线剂量率虽然不高,但能持续地对肿瘤细胞起作用,因此能不断地杀伤肿瘤干细胞,经过足够的剂量和足够的半衰期,能使肿瘤细胞全部失去增殖能力,从而达到较彻底的治疗效果,而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甚小。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操作方便等优点,是公认有效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化疗药物可作用于全身,能消灭肿瘤微转移灶,两种治疗方式具有互补性,放射性粒子结合全身化疗治疗肿瘤是当今肿瘤综合治疗手段之一,是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随访并观察转移性结直肠癌行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患者与同期转移性结直肠癌行单纯化疗患者,在肿瘤指标、生活质量、生存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对放射性粒子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并发症、生存率等进行评价。 材料、方法 收集2002年11月至2006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行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患者与同期转移性结直肠癌行单纯化疗患者共42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明确诊断,并有详细的病理资料、临床分期。其中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20例,男性患者9人,女性患者11人;单纯化疗组22例,男性患者12人,女性患者10人。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患者行<[125]>Ⅰ粒子植入术后,再行化疗。单纯化疗组患者仅行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结直肠癌一、二线化疗方案,如:FOLFOX、XELOX、FORFIRI等。所有患者自诊断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并行粒子植入或化疗开始随访,随访过程中详细查阅并记录42例患者的基本病历资料,治疗前后2~4个月CEA、 CA19-9水平、疼痛分级、体重指标的变化、并发症及一年后是否生存等。随访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评价,以了解二者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 结果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随访2~4月后,有效率CR+PR为30.0﹪。单纯化疗组:有效率CR+PR为14.3﹪,p=0.402>0.05,两组治疗效果差别不明显。局控率方面,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局控率CR+PR为50.0﹪,单纯化疗组局控率CR+PR为12.5﹪,p<0.001,局控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放射性粒子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CEA变化、CA19-9变化、体重变化均采用随机化配对设计资料均数的t检验,其p值分别为p=0.374>0.05、p=0.215>0.05、p=0.189>0.05;即两组之间CEA、CA19-9、体重治疗前后差值无明显差异。 放射性粒子联合化疗组疼痛改变,采用秩和检验Z=-2.045,p=0.041<0.05,即放射性粒子联合化疗组患者疼痛较前缓解。单纯化疗组Z=-1.682,p=0.093>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前后患者疼痛无明显缓解。 两组患者随访一年后,放射性粒子联合化疗组一年生存率为85.0﹪。单纯化疗组一年生存率为59.1﹪,但是p=0.063>0.05,两组之间一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20例患者,粒子植入术中共有2例出现少量气胸,肺压缩均≤30﹪。随访过程中WBC计数下降者4例,但均出现在化疗同期。粒子游走1例,未见粒子游走引起的栓塞症状。所有病例中无一例出现大出血、肠瘘、胆瘘、放射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1、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较单纯化疗有更好的局控率: 2、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比单纯实施化疗有更好的止痛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段; 4、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在肿瘤疗效、生存率、肿瘤指标变化方面较单纯化疗未见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测量胎儿肝脏面积(FLA)及胎儿肝脏长度(FLL)估测胎儿体重的可行性。 方法: 对185例妊娠37~42周的单胎孕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同时测量胎儿肝脏面积(FL
目的: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探讨大鼠肝脏I/R损伤时血清Leptin蛋白及脂肪组织Leptin 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影响血清Leptin水平变化的因素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整合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高效。本文论述了当前小学美术教学整合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整合教学资源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整合;有效方法     随着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老师开始
背景: 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类罕见的恶性肿瘤,在亚洲地区,该病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淋巴上皮瘤样癌可以发生在不同人种的不同解剖部位,随着累及部位和人种的不同,它与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