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合金的内禀特性及微观结构与玻璃形成能力关联性的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z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和宏观性质由其微观原子尺度结构决定。虽然目前已经知道非晶合金的结构具有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特点,但是其短程序结构和中程序结构的几何排布尚不清晰,因此非晶合金结构和结构与形成能力、性质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澄清。此外,通过快速冷却金属液体从而得到非晶合金涉及相转变过程,对该过程中液体结构演变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可进一步为设计进而制备大块非晶合金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但目前学界对非晶合金形成过程中涉及的液体微观结构变化研究尚浅,故非晶合金相转变过程中导致动力学特征显著变化的结构作用机理亟待揭示。基于此,本文采用了传统数据分析、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等方法研究了Cu-Zr、Ni-Zr、Ni-Nb、Pd-Si等体系的微观原子尺度结构、非晶形成能力和非晶相转变过程,阐明了微观原子尺度结构对动力学特征和非晶形成能力的作用规律,建立了动力学特征与微观原子尺度结构的关联,探索了晶体生长速率与非晶形成能力的关系,并开发了可用于非晶合金结构分析和晶体结构搜索的神经网络势函数。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个能有效表征非晶形成能力的新因子。从经典形核速率、晶体生长速率公式和不同类型的非晶合金体系的实验数据出发,利用理论推导、数据分析等方法提出了一个能有效表征非晶形成能力的新因子G(0.15)=(Tg-T0)Tl~2/(Tg(Tl-T0)~2)(Tx/(Tl-Tx))0.15,其中Tg为玻璃转变温度,T0为理想玻璃形成温度,Tl为液相线温度,Tx为开始结晶的温度。对于23种不同类型的非晶合金体系,新因子均能很好地表征及预测非晶形成能力。通过理论分析发现,新因子与液相线温度处的黏度相互关联,这为实验上开发大块非晶合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2)揭示了非晶合金微观结构与动力学性质以及原子势能的相互关联。对于Cu64.5Zr35.5体系,其在1100 K下动力学弛豫时间和动力学性质不均匀性迅速增加是由短程序结构含量的迅速增加引起的。当原子团簇更趋向于短程有序结构时,中心原子的势能和位移随之线性降低。对于Cu-Zr-Al体系,当由短程序结构构成的中程序结构连接得更紧密时,中程序结构的动力学性质与形成非晶合金所需的动力学效应减缓密切相关。(3)确定出了Ni-Zr非晶合金体系的新型短程序结构并揭示了其具有较弱非晶形成能力的机理。对于Ni50Zr50体系,其主要短程序结构为"Z11"结构、"混合”结构和"Ni-B33"结构,其中,"Z11"结构和“混合"结构由B2相结构和正二十面体结构共同组成,而"Ni-B33"结构与晶体B33结构的化学有序度完全一致。对于Ni64.5Zr35.5体系,其主要短程序结构为“混合”结构、"交织立方体”结构和"类正二十面体”结构,其中"交织立方体”结构表现出与晶体结构非常相似的化学有序度。因此在Ni-Zr体系中,较少的正二十面体结构和存在的部分晶体结构使得该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较弱。在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观察到玻璃中的主要结构("Z11"结构、"混合”结构和"类正二十面体”结构)与晶体相中的结构("Ni-B33"结构和"交织立方体”结构)的相互竞争过程,而主要短程序结构的总含量随着等温退火时间的推移而增加。(4)阐明了不同成分Ni-Nb体系的短程序结构及排布特点,并揭示了体系在共晶点附近具有最好非晶形成能力的原因。在Ni62Nb38非晶合金体系和Ni48Nb52、Ni59.5Nb40.5、Ni75Nb25液体中,以Ni为中心的主要短程序结构为扭曲二十面体结构以及正二十面体结构,而Nb原子周围的主要短程序结构为Frank-kasper Z14、15、16结构。其中,扭曲二十面体结构的扭曲位置的化学有序度与其它位置的显著不同,并且扭曲二十面体的空间排布效率低于正二十面体结构。Ni-Nb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由短程序结构的含量、五重对称性程度和中程序结构网络的排布共同决定。(5)开发了用于研究Ni-Nb体系凝固过程的新型原子间势函数。通过在拟合势函数过程中包含Ni-Nb化合物的形成能数据,开发了能较好描述Ni-Nb体系晶体结构能量的新型势函数。借助开发的新型势函数研究了Ni3Nb和Ni6Nb7相的凝固过程,并从晶体生长速率较低的角度解释了Ni62Nb38非晶合金具有良好非晶形成能力的原因。(6)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发了Pd-Si体系的新型神经网络势函数。通过在拟合势函数的过程中考虑液体、晶体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能量和原子受到的力,利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的方法开发了Pd-Si体系的新型势函数。该新型势函数能较好地描述液体和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的能量排序和液固界面的形貌和迁移。结果阐明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势函数拟合过程中的应用,并澄清了Pd82Si18体系具有较好非晶形成能力的原因。
其他文献
用激光代替传统激发源的激光超声技术具有非接触激发、同时获得多种模态、激发声波频带宽等优点,在材料评估和缺陷检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材料的评估检测是基于对材料内激发的声波幅值、波速等特性的准确掌握。不同介质中声波差异较大,增加了波形的分析难度。为了揭示激光超声在介质中的特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固体中声波传播和演化规律,对于模态特征明显声波优化激励方式实现波束调控,
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随着国际分工的浪潮,欧美发达国家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全球竞争优势,不断地将非核心、非关键、低价值的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此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凭借着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以组装、代加工的方式开始加入到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由于中国制造业起步较晚,而且技术及装备较为落后,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原材料加工等领域,此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获得很低的产品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运用资金的集中投入,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源头创新、中试展示(含休闲观光)、辐射推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它是我国农业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的新型组织形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切入点,成为我国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建立了许多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如何
基于燃气轮机的发电方式有诸多优势,而使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的舰船具有机动性好,隐蔽性强等优点。因此,燃气轮机受到国内外重视,但是其中的涡轮叶片制备技术限制燃气轮机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国内在这方面存在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燃气轮机叶片尺寸增大,材料中高温难熔元素的添加,以及更复杂冷却通道的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利用传统技术制备的燃气轮机叶片中雀斑等缺陷形成倾向增加。雀斑缺陷降低铸件高温力学性能,无法通过
炭/炭(C/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尤其在高温惰性气体中可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使其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功能一体化耐热防护部件的首选材料。然而,高温易氧化是限制其使用的主要技术瓶颈,抗氧化涂层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ZrSi2陶瓷可在500℃-900℃左右快速氧化形成致密阻氧层而成为抗氧化烧蚀涂层的备选材料。论文以提高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烧蚀性能为目标,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
随着大规模多智能体系统的涌现,分布式计算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主要归功于分布式计算方法可以把一个复杂的计算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从而减轻传统集中式计算方法中中心节点的计算负担,进而大大提高完成复杂计算任务的效率。分布式优化作为分布式计算的一个重要部分,因其在机器学习、资源调配、传感器网络估计、拥塞控制等网络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而得到了深入研究。一般来说,现实中的优化问题都存在约束复杂的特点,而复
压电陶瓷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换能器、传感器和驱动器等电子器件之中。目前,以Pb(Zr,Ti)O3为代表的传统铅基压电陶瓷因其性能优异而被大规模地商业化应用,但铅的毒性对环境和健康提出了严重的挑战。钙钛矿结构钛酸盐无铅压电陶瓷包括钛酸钡(Ba TiO3)和钛酸铋钠(Bi0.5Na0.5TiO3)具有相对较好的铁电与压电性能,被认为是有希望替代传统铅基压电陶瓷的候选材料。
多样的感官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感知周围环境,并实现更加准确、高效的任务表现,而具有多种传感设备的机器同样需要具有类似的能力,这是走向通用人工智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多模态机器学习方法受限于表征学习、融合机制以及数据规模等因素,在典型的图像、声音以及文本等信息间的联合学习上存在较大不足,故仅可在实验场景下实现特定任务目标。当前,随着机器模型语义表征能力的日益提升和数据规模
离心泵管路系统发生喘振时,结构剧烈振动,流量忽大忽小,转速和压力也出现大范围、周期性波动,严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研究离心泵管路系统喘振诱导机理和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一种新型布局的给水管路系统在小流量区间运行时出现的喘振现象,以揭示喘振诱导机理和发生条件,消除喘振故障为研究目标,开展了理论推导、数值计算与分析以及实验验证研究。新型给水系统的管路布局决定了给水泵和新型空排止回阀在
整体叶盘结构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结构效率,是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转动件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发展高结构效率、轻量化的整体叶盘构件成为许多发达国家高性能发动机未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多种型号的风扇和压气机都选用了TC17钛合金β等温锻造整体叶盘技术,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制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C17钛合金β等温锻整体叶盘过程是一个热学和力学等现象耦合共存的复杂过程,多场耦合作用下β单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