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上海,就位于长江口地区,因此,了解该地区古环境的沧桑变迁,进而推测未来自然环境的演变,必将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上海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次研究把长江口区作为突破点,选择崇明永隆CY孔进行加密取样,结合斜土路2号孔、上海高桥J20孔、人民广场钻孔,对钻孔岩芯进行孢粉、藻类、14C测年及岩石地层学方法分析鉴定,采用半定量、定量的数学地质方法(如最优分割、对应分析、聚类分析等),借助计算机对孢粉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取得了高分辨率孢粉、藻类组合序列,进行了地层划分对比,探讨了长江口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古植被、古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及古环境演变的海陆相互作用的地质历程。
通过对长江口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的孢粉、藻类研究,恢复了上海地区自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演化的六个阶段,植被演替:稀疏的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草原—→含有常绿阔叶树的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以栲属、青岗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栎、松、蒿为主的针叶、阔叶混交林—→以落叶栎类、常绿栎类、松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草原,气候波动为冷干—→温凉略湿—→温和略干—→热暖潮湿—→温和略干—→温暖湿润,这种波动可与国内外气候期相对比,与世界性气候变化相一致;同时也恢复了崇明地区自大西洋期以来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演化的七个阶段,植被演替:中亚热带含落叶阔叶树的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北缘以松、栎为主的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北亚热带北缘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气候波动规律:热暖潮湿—→暖热湿润—→温和略干—→温暖湿润—→温和略湿—→温而略干—→温暖湿润,时间跨度接近百年级,进一步丰富了长江口地区的孢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