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人血清白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融合表达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eSu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它作为人体内功能性多肽,是迄今能诱导胰岛素分泌的最强物质,可以促进胰岛素基因转录和胰岛素分泌,提高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其最显著的功能是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再生,防止胰岛凋亡[1,2,3],明显改善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 如前所述,GLP-1能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新生,使β细胞数晕增加,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GLP-1在体内被二肽基肽酶(dipeptidy 1 protease Ⅳ,DPP-Ⅳ)水解后,形成无活性的GLP-1(9-36)NH2,成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receptor,GLP-1R)的体内天然拮抗剂,因此它在体内的半衰期不足5分钟。其短的体内半衰期决定了只有频繁、反复地给药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这一点极大地限制了GLP-1的临床应用。而且化学合成hGLP-1不仅成本高,而且合成产率低,不利于产业化规模生产。为此,本论文构建了人胰高血糖素样肽hGLP-1的突变体基因2Gly-hGLP-1,并使之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进行融合,由于大肠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具有明显的缺陷,因此本课题选用比较成熟的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分泌表达系统,使2Gly-hGLP-1-HSA融合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获得高表达,并对纯化条件进行摸索,同时对纯化后的2Gly-hGLP-1-HSA融合基因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鉴定,为今后长效GLP-1的研究与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和PCR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基因片段2Gly-hGLP-1,同时获得了2Gly-hGLP-1和白蛋白的融合基因2Gly-hGLP-1-HSA(2Gly-hGLP-1的C端与HSA的N端通过甘氨酸五肽(GGGGG)接头作为连接肽),构建了能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表达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9/2GIy-hGLP-1-HSA),通过电击转化到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并进行诱导表达,筛选得到的高表达菌株经5L发酵罐发酵培养,分离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可达到95%以上,浓度为为1.24g/L。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的重组蛋白2Gly-hGLP-1-HSA具有控制血糖的生物活性。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通过人工和PCR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2Gly-hGLP-1基因,确定了所用的PCR条件为:94℃ 变性5min,65℃退火5 min,72℃延伸10 min,2个循环。一步PCR得到目的基因为90bp。 2.通过已经得到的2Gly-hGLP-1基因和白蛋白基因进行融合,确定了PCR条件为:94℃变性30s,50℃退火30s,72℃延伸2min,共进行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获得的融合基因长度为1884bp。 3.得到的2Gly-hGLP-1-HSA基因经过EcoRI+XhoI双酶切,连接到pPIC9载体后在大肠杆菌DH5α进行克隆,并且菌落PCR和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连接到载体中。 4.制备了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pPIC9/2Gly-hGLP-1-HSA)通过电击转化剑感受态细胞中,电转化参数为电压2.0KV,电击时间4.5ms,通过MD平板筛选得到工程菌株。 5.确定了工程菌诱导的起始时间和收获时间:工程菌株接种于BMGY培养基中,当菌液OD600=1左右时,添加0.5%的无水甲醇进行诱导,每12h补加0.5%甲醇,经过10%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有目的蛋白条带(2Gly-hGLP-1-HSA融合蛋白为69.5kD),并且在摇瓶条件下,随着诱导时间延长,目的蛋白表达量有累积趋势,并且在诱导84小时内,没有出现目的蛋白降解的情况。 6.在5L发酵罐进行了多批次的发酵培养实验,基本摸清了各项控制参数,获得了稳定高效的表达,5升发酵罐上的表达量超过了100mg/L。 7.初步确定了2Gly-hGLP-1-HSA融合蛋白的纯化工艺:发酵产物离心取上清,依次通过阳离子交换柱SP Sepharose E.F,疏水层析Phenyl Sepharose HP,阴离子交换柱Source 30 Q和分子筛Superdex 75纯化,取各步洗脱液做10%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经纯化后样品中的杂蛋白明显减少,目的蛋白纯度可达到95%以上,并用Lowry法测定纯化后2Gly-hGLP-1-HSA融合蛋白的浓度为1.24g/L。 8.对昆明小鼠的糖耐量实验表明,皮下注射3.5mg/Kg纯化后的融合蛋白2Gly-hGLP-1-HSA后20min即可显著地抑制血糖升高的趋势(P<0.05),整个过程中血糖的升高程度明显比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缓和,说明2Gly-hGLP-1-HSA融合蛋白具有降血糖活性。
其他文献
糖尿病状态下,心肌细胞中异常的钙离子代谢是诱发糖尿病心脏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而细胞内的钙代谢又受多种蛋白的调控我们称之为钙调控蛋白,钙调控蛋白涉及很多种,其中较为重要
本研究选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培育的"壬海1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新品种,利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聚β-羟基
目的研究管花肉苁蓉的化学成分阿克替苷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增生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①去势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阿克替苷(60、30、15mg·kg-1·d-1)灌胃6周。末次给药后分离前列腺,称重并计算前列腺指数;取腺体制作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前列腺细胞结构并计数相同倍数下腺体数目;②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雄激素受体(AR)和转化生长因子Ⅰ型受体(TGF-β
本研究以黑腹果蝇作为模式生物,拟通过杂交和同源重组等遗传学方法,建立基于细胞凋亡作用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实验中采用已有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FLP/FRT重组体系(T1)和scrib/TM6B平衡株系(T2)进行杂交,获得眼部器官芽表型带有GFP-scrib-/-的嵌合体肿瘤发生模型,表现为成虫个体眼部组织异常增生,荧光显微观察(激发光波长450-490 nm)、电泳结果和western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信息对于探索生命奥秘,研发新药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结构决定功能。X-射线衍射技术作为最主要的技术解析了蛋白质数据库中88%的结构,而获得高质量单晶一直是
1β-酪啡肽-7的制备(分离、纯化与鉴定)目的探讨酪蛋白酶解产生β-酪啡肽-7(β-CM-7)的最适条件;建立酶解产物的分离及其鉴定β-CM-7的方法。方法将酪蛋白酶解,其酶解产物经
目的:研究nuclear factor-kappa B(NF-кB)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肝组织液介导下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定向分化的作用。  方法: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