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访谈口译这一有效的交流方式正流行起来。由于中西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访谈节目本身的特点,如何准确传达节目的信息并使外国观众达到与中国观众同样的观看效果,这对口译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指出,一切翻译(包括笔译和口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笔者以目的论作为理论依据,以《杨澜访谈录》中2014年5月份对巩俐的两期专访为材料进行模拟交替传译的实践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笔者从口译过程的三方参与者(即讲话者、译员、听众)的角度对影响口译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目的论提出翻译策略。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任务描述,主要对课题来源、访谈节目特点及模拟受众进行简要介绍;其次是过程描述,分为译前准备、口译过程描述以及口译质量评估;再次是案例分析,结合具体实例,从口译过程参与者角度分析影响口译质量的因素,介绍目的论在访谈口译中的应用并提出改进口译质量的策略;最后为总结,探讨本文的有益经验及不足之处,并希望能为其他口译学习者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