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光LED(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WLED)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因其具有体积小,节能环保,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能量转换率高等诸多优点,在照明领域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成功地超越白炽灯、荧光灯和高压气体放电灯,开启了绿色照明光源的新纪元。然而由于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性能仍低于其他颜色荧光粉,限制了白光LED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红色荧光粉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了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双钙钛矿型Ba2CaMoO6:Eu3+红色荧光粉。借助热分析、相成分分析和理论计算探究了基质Ba2CaMoO6在制备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反应。TG-DSC和XRD结果表明,在生产目标相Ba2CaMoO6的形成过程中实际共失重20.58%,理论失重20.74%,理论值与实际相差不大。进一步确定了最佳锻烧工艺为:先升温至7000C保温1h,继续升温至1050°C煅烧2h,最后在1300℃高温反应4h。此时获得的样品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红光发光强度最佳。样品最强激发峰位于400nm处,最强发射峰位于597nm,能有效的匹配蓝光和近紫外LED芯片。适量添加电荷补偿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本文探究了不同电荷补偿剂(M=Li+,Na+,K+)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其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红色荧光粉的光学性能,其中掺杂Li+,发光强度提升了 1.75倍,掺杂Na+,发光强度提升了 2.05倍,掺杂K+,发光强度提升了 1.63倍。并且电荷补偿剂(M=Li+,Na+,K+)在红色荧光粉中的最佳掺杂量相同,均为x=0.15时发光性能最佳。同时,掺杂等量的不同电荷补偿剂(M=Li+,Na+,K+),Na+补偿的荧光粉发光性能提升效果最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钨钼含量对红色荧光粉的结构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根据XRD分析,Ba1.75Eu0.1Na0.15CaWyMo1-yO6(0<y<1)系列红色荧光粉,相结构均相同,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存在微量杂相白钨矿BaMoO4。当Ba1.75Eu0.1Na0.15CaWyMo1-yO6系列荧光粉中当钨含量y=0.9时发光性能最佳。利用高温固相法法制备了 Ba2-2xEuxNaxCaW0.9Mo0.1O6系列荧光粉,在低浓度,下,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在高浓度下,存在微弱的杂相白钨矿BaWO4和CaMo04。根据结构分析,在浓度较小时,Eu3+未按化学式进入A位,而是进入B位,高浓度时,Eu3+进入A位,晶体对称性降低,随着Eu3+浓度的增加,发光强度增强,但未见有明显的浓度猝灭现象。分峰拟合线和与发射光谱很好的吻合,并且随着Eu3+浓度的增加,色纯度逐渐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