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闻名世界的“硅谷”,并创造了硅谷神话后,世界各地的大学科技园纷纷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我国也为了倡导自主创新,实现国家产业的转型,引进了大学科技园这种创新产业模式,建立了各类科技园区用以孵化创新企业、实现国家创新体系。截止到2008年4月,我国包括大学科技园在内的各种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达到548家,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位。可是,数量并不代表质量。我国有许多大学科技园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产业制度不健全和政策环境不健康等原因存在着大量夭折的现象,这就使得我国大学科技园能否持续发展成为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是基于此目的运用资料查阅法、实证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等对大学科技园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其能否持续发展的结论。本文首先在已有的产学研结合理论、科技企业孵化器理论、科技园区理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科技园已有的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相关研究结论,试图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内生性和外生性分类找出影响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其最重要的因素,为后面建立评价模型的权重打下基础;其次,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借鉴其因素重要性排序,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确立了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以便对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的评价研究,得出每个大学科技园的各指标得分和综合得分,以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使得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可以更长期稳定的发展;再次,本文以厦门大学科技园作为案例,介绍了其发展现状(投资主体、组织性质、专业性质、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并实例运用该评价模型和方法与北京大学科技园相比较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得出了厦门大学科技园以北大科技园为期望值的综合评价得分。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对厦门大学科技园的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本文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